All posts by

未來表演實驗室#1 FUTURE PERFORMING ARTS LAB#1

by swing swing

很久沒看演出,也很久沒去牛棚,幾乎每次去都是看朋友的劇場作品。

這次演出關於「未來」,四位不同領域的藝術創作者,以四種不同風格、形式,結合研究、文本、肢體、影像、聲音,表達對未來的觀察、思考、想像。

一如以往,場內可以隨意走動。今晚入場的觀眾很活躍,充滿好奇心,不少人主動走進場景內,成為表演者(aka研究員)的一份子。內容上,演出意念鑽得很深,尤其是頭兩個作品(即友人Edwin與Fee的作品),充斥著很多文本、理論、思辨的東西。因一時間需要接收的資訊太多,在花多眼亂的情況下,我的注意力不自覺集中到聲音上。從耳機傳來喋喋不休的話語與一些特別處理的聲效,似乎更能呈現我對未來的想像。然而,仍需要時間消化一下……

至於後兩個作品,相較容易理解。一個以兒童繪本作為切入點,以蘋果為題,利用肢體舞蹈去構想,去認識大人世界,但後段變得很抽象;另一個則以輸送帶操控員的工作情況,直白地帶岀人與物件無異的處境。過程中並無對白,但情節具幽默感。

關於未來,其實離不開目前這個現實去思考。於我,未來是如此不確定,卻又充滿變化與想像力的狀態;是人必先要接受過去然後繼續前行的方向。總是透過別人目光去理解自己的我,內心被很多既定的想法與束縛窒礙前行。或許,未來,如果想預視自己的未來,首先須釋放這些多年來積存的想法,好好相信自己 一次。

又離題了,哎。

參考:
分裂航向可能的未來:未來表演實驗室#1第一階段駐留的觀察紀錄
《未來表演實驗室#1》電子場刊

(20211113)

報導 [虛詞] 訪《未來表演實驗室》:高等科技低端人口,日没前的藝術預言

by 蘇麗真 | 2021-10-29

轉載自:https://p-articles.com/heteroglossia/2556.html

前身為空置校舍的大埔藝術中心,操場上有一隻不動的「牛」。乘電梯上四樓找尋「403 室」,門口張貼了一些甚具地區色彩的海報,也懸掛了一些貌似雪山可見的七彩布旗,上寫有若干詩化文字。隨策展團隊的帶領,《虛詞》記者來到一個看得見夕陽的《未來表演實驗室》,訪問四位核心創作人,大談下月初假牛棚藝術村 12 號單位「實驗中期展演」前,發生在「403 室」的一些預言故事。

【聲音導航,短暫停留】陳冠而

恤著一頭俐落婉約短髮的陳冠而(Fee),這天推著嬰兒車來到 403 室。403 室有不少網上專頁,比如「小息跨媒介創作室」,以及推廣舞蹈教育、身體探索的「小息.蹈場」等。蹈,是身體隨意識流動繁衍出的蹈緒,是創作人辛勤耕種結出的稻絮。

Fee 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CM),專注於當代表演及經驗塑造,卻不囿於一種既定的劇場表現手法,挑戰導演、策劃、跨媒介創作等多項形式。今次一眾「實驗室研究員」就搬出一本謎之《OOO書》(下文將有更多解說),她試從植物或細菌的角度看世界,想像另一種時間與距離感,眺望人類消失的未來。

開宗明義,Fee 讀的是《Dark Ecology》,關注的是環境保護、氣候暖化、能源危機等等,跟不少患有「鄰避症候群」(Not in My Backyard)心態的香港人看似不太相關的議題。她談到環境中心主義(Ecocentrism),以及人類中心主義(Anthropocentrism)的論爭。事實上,全球暖化作為一種批評人類過度發展的本身,很可能也是基於人類以自身利益,害怕會面臨種族滅絕,或是人類作為宇宙中心作為理論基礎所得出的結論。

Fee 在文案直言:「人類在這個宇宙的蒼茫歷史中,充其量是短暫停留。」而且,萬物也可能有所謂的「靈」:感知、痛覺等等,正如貓狗能夠馴化,鸚鵡可以學舌,「有沒有可能代入其他事物的位置去思考?例如植物、細菌?」無疑,用人類五感較難認知的生物單位,比動物往往更難想像、比擬、代入。

結果,她在電子遊戲《Everything》中找到答案,在哲學家阿倫.沃茨(Alan Watts)的旁白之下,玩家在股掌之間蛻變為粒子、細胞、菇菌、花草、塵土、禽獸、星體、黑洞等等。她提到環保酵素,是一種發酵、腐化、再生的過程。疫情未止,消毒作為一種注重個人衛生的表徵,已成為當代新範式。儘管人類一直與細菌並存、共生,只是眼不見為淨。我們無法完全消滅細菌,因為興許在某種科學未能或無法察驗的維度裡,我們不過是一些細菌,一顆微塵。

【破浪音牆,未來報告】羅潤庭

羅潤庭 (Edwin)是另一名城大「CM人」,他身穿英國搖滾樂隊 Joy Division 1979 年《Unknown Pleasure》專輯的黑色 T 恤達陣。二維平面上相交的不平行線是列陣的後龐克聲波,峰位令它看起來像是一幅流動的心電圖,以科技驗證生命的存在;又看似是層層堆疊的一座山脈,組成一連串似破未破的音牆。

Edwin 是多媒體藝術家,亦是哲學迷、科幻研究者。他以聲音作藝術實踐重點,涉足錄像、圖像、裝置和遊戲,曾到東京藝術空間(TOKAS)擔任在地研究員,與其他涉獵不同媒介的多國藝術匠人共居、共學。

在討論綵排期間,他在地上躺平,後來倚著等身大沙包陷入思海。合照時獨他皺下眉頭若有所思,一副「羅丹的沉思者」模樣。正如他在訪問中再三反芻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的《人類三部曲》,書中勾勒出作者對過去、現在、未來的想像。讀在瘟疫蔓延時,Edwin 一語道破:「人最大的阻礙,就是好難再想像未來。」

他預言 11月初的表演,將會以其擅長的音律,混和其他「研究員」對意大利未來主義哲學家、行動者貝拉迪(Franco Berardi)的《After the Future》,以及英國左翼加速主義哲學家、音樂人、行動者費雪(Mark Fisher),亦即「K-Punk」的《Ghosts of My Life》,指出人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搞清楚「甚麼是科技」。他說:「如果片面地單從目的論、工具論出發去分析,是不足以理清人類與世界之間的關係。」

因此,在一小時除以四的演出中,他的 25 分鐘,將會是一場「未來報告」:「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出發,思考現今種種未來的論述,從而重新思考想像多元未來的可能性。在這種多元性被當下科技的單進程所蓋過之時,這個問題尤其迫切。」

【廢棄社會,解體再造】曲淵澈

曲淵澈(VV),降生於杭州,同是「CM人」,在城大取得藝術碩士(創意媒體)學位,在 2016 至 2020 年創作《機密錄》系列展,以多媒體帶領觀眾從實驗場地回望九龍城寨,繼而走上街道,察驗反烏托邦社會中的個體抗爭,以及極權政府的集體共性。VV 現跟親友居於大埔,閑時踏單車到白石角,到三門仔踏浪,又到沙頭角探索邊城——這位「真.大埔街坊」比起同場不少「流動人口」﹐更加熟路。

炫麗短髮、煙熏眼妝、深藍指甲的 VV,知其名未聞其聲,眉宇之間已見先鋒前衛;聞其聲看其畫,意知她的表達手法涵蓋聲音、視覺、劇場、電腦動畫、繪畫等等,一如她在文案所言:「注重跨媒介的敘事性」。

排練期間,VV 向各藝術伙伴介紹社會學家包曼(Zygmunt Bauman)所著的《廢棄社會》,書介直言︰「時代的難民,低端的悲吟」。又如她讀小說家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的《看不見的城市》,記下幾筆:「李奧尼亞人(Leonians)每天享受天堂般的新奇生活,卻同時被無法毀滅的由廢棄物堆砌的堡壘環繞。」

「被經濟進步廢棄的物,被社會秩序建構遺棄的人,甚麼樣的堆填區,才可以掩蓋現代性的惡性反噬?」VV 用一本畫簿,疊加上一層又一層的牛油紙,以點、線、面、色、字,對社科理論進行圖像化分析。她介紹伊朗裔美籍導演米拉格切爾(Samira Goetschel)突破禁拍令,潛入前蘇聯秘密的「封閉行政區域型態」(ZATO),製作紀錄片《40 號城市》,講述史冊上不存在,地圖也看不見的城市,一群活在核污染陰霾下的人民,一段鮮為人知的黑暗歷史。

她繼而解釋一種彷如金字塔般精密的層壓式官僚系統(bureaucracy),在流水式作業和工序之中,無形是分攤了個體的邪惡,彷彿將人類異化成一具沒有感情的齒輪,行刑只須一個按鈕,呈現出一種「平庸的邪惡」(banality of evil)。如果說世間是個無間地獄,她的畫簿有一頁小地獄,在漆黑的交雜線條寥落處,展現出一片傅柯(Foucault)想像的環型監獄(panopticon)。

【童畫躍動,大人小語】余巧兒

余巧兒(Carmen)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當代舞系,是今次實驗展演公開幕集宣言的優勝者,舞者出身,曾與多個藝術單位及世界各地的獨立編舞家合作,近期演出包括《4分33秒》,致敬美國前衛音樂家約翰.凱吉(John Cage)不按牌理出牌的偶然音樂(Aleatoric Music)經典。

展演文案中多次出現的神秘文本《OOO書》,甚有符號學的影子,跟不詳姓名「XXX」有得揮,究竟是何方神聖?Carmen 拿出平板電腦,亮出一本《Objected-Oriented Ontology: A New Theory of Everything》,薄荷綠底色墊起一塊紅色樂高(LEGO)積木。Graham Harman 於 2019 年提出的「物導向本體論」,希望擺脫以人類自我中心的世界觀,指出「人並非萬物的尺度」。

對於某些手不釋卷的知識份子而言,它可能是一本曠世奇書;對於沒有哲學興味的一群而言,它可能是一本「枕頭書」,或是另一場《4 分 33 秒》,容易令人不明所以,昏昏欲睡,甚至割凳離場。

Carmen 曾在連鎖藝文書店打工,被安排到兒童繪本部任職,與大人的當代藝術擦肩而過。正如一部作品被不同人生階段的人研究,過程會產生出不一樣的解讀。已是成人的她翻開吉竹伸介的得獎兒童繪本《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喔!》讀到書衣上的「充滿創意、想像與哲學!日本大轟動!」舞者便在一頁頁斑爛色彩和跳躍意象的海中翻騰,研究不同繪本的顏色、擬人、角度、物件及聲音等,在牛棚藝術村的 12 號單位,用形體拼湊出一個由童話衍生的異世界。

她在展演文案寫道:「小念頭創作,回歸純粹與直覺。」對於一群形體的(physical)觀眾而言,抽象的肢體語言,可能比形而上的(metaphysical)學術理論更加淺白(laymen)。大城市小故事,不論是販夫俗子,老嫗門漢,都應該看得見。

觀察文章 [虛詞] 分裂航向可能的未來:未來表演實驗室#1第一階段駐留的觀察紀錄

by  實驗室觀察員:李文軒 | 2021-10-22

轉載自:https://p-articles.com/critics/2539.html

前言:留給各種不同的(並非全部的)未來

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在《小徑分岔的花園》以小說與迷宮揭示時間的奧秘,並「將我的小徑分岔的花園,留給各種不同的(並非全部的)未來」。邁向未來就是朝向各種可能性的過程,而真正擁有著可能性的卻正是現在的我們。未來連通著我們的過去與現在,當我們關注未來的時候,其實同時在叩問整個存在處境:我們的生命如是,藝術及表演亦如是。小息跨媒介創作室的「未來表演實驗室#1」邀請了四位創作背景各異的實驗成員:陳冠而、 曲淵澈、羅潤庭和余巧兒,連同表演研究員,一同就物導向本體論,以及三個關鍵字:距離丶實體及共生展開對未來的探索。

本文以簡介物導向本體論為首,接著根據在實驗室駐留期間的觀察,分享實驗室成員各自關懷的課題。同時作為第一階段駐留完成後的小結及紀錄,讓各位可以一探實驗室成員們邁向不同的(並非全部的)未來的足跡。

不再以人為中心觀看世界

物導向本體論(Object-Oriented Ontology,簡稱OOO)以「物」作為理論的中心,展示其與人類至上的想法抗衡之意圖。當代不少思潮都對人類中心主義保持警覺甚至敵意,格雷厄姆·哈曼(Graham Harman)提出的OOO也屬一員。可是,反人類中心主義其實不乏弔詭之處。當我們談及反人類中心的同時,可以意指徹底貶抑人類的地位,甚至把人類從世界裡驅逐出去;也可以視人類與其他存在相等,不把人類放置萬事萬物的中心。可是不論我們選擇那一條路線,都似乎避免不了從人的視角出發。OOO的反人類中心傾向體現在其平的本體論(Flat Ontology),亦即平等看待所有的存在,人類及其心靈在本體論上不具優越的地位。僅僅經由如此一說,我們便能脫離人類中心的思想嗎?既然一切反人類中心的論述都是人的論述,我們會否永遠都逃不離人類中心主義?藉由釐清OOO中平的本體論的意涵,或許能夠回應這個問題。

讓我們先從OOO的主要論敵:以人導向的哲學說起。現代哲學的發展慢慢從關注「這個世界是怎樣?」轉至「人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到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可說到達了人(作為理性主體)的哲學的巔峰。當然OOO亦從審視後康德哲學,如胡賽爾及海德格等現象學家的哲學中獲得養份,但在此文不作詳述。康德自稱其哲學為「哥白尼式的革命」。舉一個相似但不全然準確的例子,假如我們戴著一副紅色的眼鏡,那麼我們看到的外部世界都會染了一層紅色。那麼當我們志於研究外部世界的話,康德提出更重要的研究對象是那副眼鏡。因為我看到的一切,都被那副眼鏡限制甚至是構成。於是康德提出我們之有可能獲得知識,是因為我們作為認知主體具有感性及知性的能力。前者作為先天直觀形式,我們是以時空的框架來接受經驗(亦即感官經驗)。後者則是十二個先驗的範疇,例如我們是以因果作為框架來處理經驗。那麼我們所能經驗到的「外部世界」其實是由我們的獨特認知能力形構出來。問題是不受眼鏡干涉的真正世界是怎樣呢?不受眼鏡干涉意味著真正的世界不能被時空以及因果等形式描述,因此我們根本不能認識真正的世界,康德稱其為物自身(Thing-in-Itself)。與此相對,他稱我們所能經驗的世界為現象(Appearance)。

在康德的哲學下,我們不難看出人的重要性。我們所經驗的世界由人的認知能力形構出來。沒有人的話,就不存在現象。這猶如貫徹了古希臘哲學家羅泰戈拉(Protagoras)所言的「人是萬物的尺度」。在此為框架,康德又指出人的獨特性,就是自然因果律支配的經驗世界裡,人仍然擁有自由意志。假如人的行為全然服膺於因果律,代表人的行為不是自己所能控制,那麼也談不上自由或道德責任。康德認為人的行為比自然現象複雜得多,人擁有獨立於因果及物理法則的自由。自由不是來自現象,而是源自於主體的理性能力。因此康德論證人的自由與因果律相容,他的論證在此亦不詳談。在此想指出的是康德哲學導出並具代表性地深化了「人與自然」的二元區分。

人導向的哲學計劃有兩大步驟,第一步是區分「人」與「自然」,第二步是給予「人」優越性。OOO的反人類中心傾向不僅是對抗第二步,更是直指「人與自然」區分這個基礎。另一位OOO哲學家添姆菲・摩頓(Timothy Morton)指出OOO給予我們抗衡人類中心傾向的良方其實是一種生態意識(ecological awareness)。在此需要強調,摩頓所指的「生態」不同於我們常識的「生態」。他更指出常識的「生態」是帶有人類中心主義,因為它預設了「人」與「自然」的區分,因此他宣揚一種沒有「自然」的生態學。由此我們能夠把生態意識與平的本體論連結起來。

當我們談及「物」,我們直覺會聯想到在時空中存在的物件:電腦丶地鐵和貓等等。社會或文化相關的存在,如:社會丶承諾及友情等,我們多視作為概念。更不論虛構的角色如福爾摩斯,我們甚至稱其為不存在。不過OOO認為這些形形式式的存在都為「物」。那究竟何為「物」?OOO指出「物」不能被還原成構成部分以及其效果的總和。以一把剪刀作例子,剪刀是由粒子所構成,但剪刀這一「物」並不等同於粒子的總和;剪刀有其效果,它不是椅子,因為剪刀有其功用,但剪刀這一「物」也不等同於這些效果的總和。「社會」不等同成組合它的成員以及地方,也不等同其效果的總和。哈曼認為不論哪一種對「物」的理解,都會有不能被認知的殘餘物。這代表「物」已脫離我們思維的限制,處於與人無涉的領域。需要強調的是,OOO肯定了「物」不需與人類思維產生關聯而自足,但不代表人類不能夠觸及它。

問題在於即使我們視社會性的存在為「物」,我們仍會分開層級:自然世界以及人類世界。就如康德認為自由不是自然的現象,是脫離自然世界的本體,而它們不僅僅有類型的差異,兩者之間本質上有著無法跨越的鴻溝。在此OOO是提供一種世界觀,就是當我們不再區分「人」和「自然」,視「人」與其他存在都是同等時,我們會看到怎樣的世界。要進入這種世界觀,我們需要一些想象力和放棄一些預設的想法。首先,不論是物理的東西丶社會性的東西,乃至虛構的東西,我們都先視它們同為「物」。然後,姑且把不同的「物」想像為不同的粒子,物理的丶社會的及虛構的粒子互相發生關係,當然人這些「粒子」只是其中之一。最後,我們可以看到這個世界其實只有「物」的世界。平的本體論指出根本沒有什麼無法跨越的鴻溝。只要去除了那些本質上的區分,所有「物」都是在同一層級之中,沒有一種存在比另一種存在更真實。在這種生態意識下,全球暖化不再是人與自然的對立。這當然不是指我們不需要正視它。只是我們以生態意識重新觀照全球暖化這個「物」時,它到底是不是一個「問題」可以重新定奪。當我們不從人類中心的視角看待全球暖化這個「物」,究竟它還有什麼的可能性?

繞了一個大圈,我們回到了最初的問題:我們無可避免從人類的視角出發的話,是否無法逃離人類中心的傾向?就如我們勸諭一個人不要那麼自我中心,不代表他需要放棄自我。OOO給予的回答是,我們無法逃離人類的視角,但憑藉著生態意識或平的本體論,我們能夠逃離人類作為中心的視角。

未來的足跡

在實驗室駐留期間成員們一同閱讀及討論物導向本體論,意圖從中獲取所需的養份或啟發。顯然可見,實驗室成員們有各自關心的課題,同樣就著「未來」為題,探索的方向可謂迴然不同。雖然如此,我認為四人呈現了同樣的精神,他們都對於人類的文化抱有強烈關懷。然而他們並非順著人文的力量而流,而是退後一步,重新審視何謂「人」以及何謂「物」,安置人類在世事萬物中的位置。

劇場編導及跨界藝術家陳冠而的《短暫停留》(暫名)嘗試以生態學及生態意識切入對未來的探索,以植物或細菌的角度觀照沒有人類的未來世界。從這個角度切入,深層生態學(Deep Ecology)以及暗黑生態學(Dark Ecology)都是她進行研究的關鍵框架。深層生態學認為我們要正確地認識丶理解和解決生態問題,不能僅僅依賴現代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深層生態學的語境下,生態學所追求的不是以自然為研究對象的理解,而是理解我們生活在這個自然裡的實踐活動。暗黑生態學則承接物導向本體論的論述,提出放棄「人與自然」的區分。

陳冠而從宇宙洪荒的歷史長流裡察覺到人類作為物種只是地球的過客。她認為若干年後人類總會面臨滅絕,她也認為這是自然程序,是理所當然的結果。不過她也明言,作為母親,她又不認為人類的滅亡對她是無關痛癢的。驟眼看來,這是典型感性與理性的衝突。我卻認為這是揭示了更加深層次的問題。美國哲學家托馬斯·內格爾(Thomas Nagel)指出傳統的哲學問題,包括人生與死亡的意義都是源於人的「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視角之間的衝突。這與感性與理性的衝突不同,不是憑著壓抑或疏導情緒,遵循所謂「正確」的理性思想便能了事。在第三人稱的視角裡,我們會嘗試從抽離的角度觀看事物,務求達到最「客觀」的理解。但在第一人稱的視角中,我們的知覺及人生處境亦確實存在,並且能夠提供有意義的理解。貌似第三人稱的理解最貼近事實的真相,但實際上人類存亡的確關乎我們該如何賦予生命及自我意義。一個客觀的看法不一定代表是正確的看法,兩種理解都有其合理性,因此衝突難以調和。

不僅人類作為物種,我們任誰都是在這地球裡短暫停留,但不代表我們便能任意宰制萬事萬物,把短暫的煉獄正當化;也不代表我們攤開雙手,任由虛無吞噬自己。讓我們期待《短暫停留》會為我們展示怎樣的出路。

聲音藝術家羅潤庭的《(不完全的)未來報告(或是一種思辨的片斷)》(暫名)是四位成員當中最聚焦於「未來」的作品,對他而言,「未來」這一概念本身便是思辨的對象。而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的《人類三部曲》對他的探索也有很大的影響,《人類大歷史》分析了智人從各種人類裡脫穎而出的認知革命,到現代的生活模式及社會結構如何早早被決定的農業革命,最後為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力量的科學革命;《人類大命運》闡述了科學為人類帶來力量現今仍然在膨脹,它如何讓智人一步步變為「神人」,以及我們因而面臨的危機;《21世紀的21堂課》更進一步預言我們將(或正)經歷的危機:科技上人工智能與生物科技丶資訊作為資源而引致的戰爭以及政治上的後真相時代等。

羅潤庭視哈拉瑞這複雜而豐富的叙事只為一種未來,只是未來的其中一種可能性。他察覺到我們現今談論未來時所包含的內涵非常單一,往往向著科技靠攏。未來置於我們已經離不開一種科幻故事式的形象。科幻故事的未來往往是圍繞科技的進步,或者超越科技的能力,但兩者其實沒有太大分別,所代表的都是一種上升式未來。受到現代文明洗禮的我們,不其然便認為成果的累積及能力的進步是常態或世間定理。然而對古代文明,甚或未被現代文明影響的民族而言,未來只是一種重覆。他們擁有的是循環型的未來觀,一千年後的未來理應與現在無異。每個人在有限的一生建立,然後一切回歸塵土,如此生生滅滅,如此生生不息。

羅潤庭對科技文明所壟斷的未來的反省以及對未來本身的後設思考,相信便是他的未來報告的內容。然而他仍然貫徹著一種對未來的意識,意識到他的未來仍然並不完全。因為那只是一種思辨的片斷,只是其中一個未來的叙事而已。

多媒體藝術家曲淵澈延續了先前對現代性的探討,以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的《廢棄社會》為啟發作研究主題。曲淵澈對人文的關懷是四人中最具社會維度,從她對包曼的關注便可發現。包曼最著名的作品《現代性與大屠殺》提出了其中一個對現代性主流的解讀。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納粹大屠殺,包曼看到大屠殺的出現不是文明的倒退,而正是現代文明的結晶。我們一般會認為大屠殺是野蠻的時代才會出現的事件,但他提出歷史便證實了一種現代式的大屠殺,在某種意義上更為可怕。我們好像正應驗笛卡兒在十七世紀的預言:當我們掌握了一套科學方法,「才可成為自然的主人與統治者」。如今不論多宏偉的山或海,對我們而言都只是可被利用的資源。但笛卡兒卻沒有預視到,在這種思維下,我們人類自身都被視為可利用的資源。看看我們的日常用語,如「自我增值」及「人力資源」便不太意外。這種面對世間種種的態度,加上工業革命的發展,也形成了一套不斷細化的勞工分工。這種只以完成目標導向的工具理性配合把行動的責任細化分散的方法,才形成了史上最可怕的現代大屠殺。

而是次曲淵澈所研究的主題:廢棄人及廢棄社會,雖然不像大屠殺人所皆知,但仍然是在同一個框架所產生的「現代性副產品」。在駐留期間,她向我們分享了有關封閉城市的紀錄片。封閉城市需要特別許可才能造訪,而它們大多是在戰爭時期因軍事工業而秘密建成。而封閉城市到現在仍然存在,以優厚的生活作條件,要求他們留在遠比切爾諾貝爾幅射污染更高的城市。我對這些仍然發生在世界各地的社會狀況卻一無所知。儘管很多學者早已著書,但事實上我們社會對現代性以及其影響的認識仍然不算普及。

編舞及舞者余巧兒是實驗室早前的藝術宣言公開徵集活動的優勝者,其宣言《創作本身的意義就是沒有意義,允許未知的出現才能改變現狀,改變藝術》展示了她對未來表演的思索。無巧不成,她對藝術作品的意義以及未知的叩問正是物導向本體論其中一個重要的主題。OOO以「物」作為理論的中心,而哈曼相當抗拒我們以「知識」來觸及物,因為「物」不能被還原成構成部分以及其效果的總和。他認為藝術和哲學才是觸及(而非認識)的最好方法。OOO反對直譯主義(literalism),哈曼反對能夠以句子窮盡「物」的一切內涵。這與他對知識的抗拒一脈相承,「物」對我們來說一直都是未知的。

在駐留期間,余巧兒提及她抗拒為作品下達一個定義或概念的描述。她也從宣言中提及藝術創作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就會產生『意思』,而不該只想令觀眾明白作品一切,凌駕了那純粹的初衷,而所謂『意思』亦不應由創作者定奪,應是開放性地提供想像和空間予旁觀者(觀眾)。」她所追求是的一種動態的藝術理解,從演出中由作品與觀眾互相更新意思。這也不等於把詮釋的權力全交由觀眾。在OOO的語境下,就如火把樹葉燒成灰燼,藝術作品這個「物」將與觀眾這個「物」發生關係,繼而產生一個新的「物」。觀眾具有能動性,但不是全然的自由,因為觀賞關係的另一端存在藝術作品這個「物」,反之亦然。

在是次駐留其間她打算把這個想法延伸,除了重視藝術「物」的自主性,更致力探索其他「物」的自主性。她以個人經歷作始,以童書為題,嘗試建構一個異世界。我認為這是一個有趣的方向。小朋友不完全是用知識的態度來接觸這個世界,因此他們才會產生令我們啼笑皆非或摸不著頭腦的看法。從我們習以為常的知識角度來說,這些看法或理解當然是毫無意義及用處。但經由OOO鬆開我們的想法後,這不正都是「物」的可能性嗎?

結語

未來表演實驗室#1創造了一個空間,讓不同背景及想法的人共同研究一個事關重要的課題:未來表演。第一階段的駐留完滿結束,我們可見花園的小徑已經分岔了,分裂航向了生態的未來丶思辨的未來丶社會的未來以及藝術的未來。成員們將在第二階段駐留更緊密地與表演研究員合作,嘗試從構思一步步走向實現。隨著時間的推移,未來將逐漸實現成現在,作為更遠的未來的地基。

評論[虛詞]視點以外,用心探索「真實」的存在

轉載至虛詞(原文連結

文:黃思朗

繼早前的「跳格黑盒」《言說之外》,透過聲音讓觀眾感受沉澱的過程,香港話劇團帶來另一套富實驗性的「多感觀」劇場《視外之景》,與觀眾以視覺感官進行另一場探索之旅。

深入觀眾潛意識的實驗領航

從這套劇的英文名稱Project Seeing,大概已可窺探創作團隊的用意。「看」是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但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的日常生活模式早已被顛覆,智能手機與社交媒體先行,從起床睜開雙眼的那一瞬間開始,我們就得接收來自四方八面的資訊。只是,憑肉眼看到的畫面,與殘留在大腦的記憶印象,隨著時間變得愈來愈久遠,兩者之間往往會出現落差。 Continue Reading →

報導[立場]不一樣創作過程,發掘表象下的《視外之景》

轉載至立場(原文連結

文:陳瑋鑫

讀著「跳格黑盒」第二齣作品《視外之景》的演出資料,工作人員列表中沒有導演/編劇/舞台設計等崗位名稱,取以代之的是實驗領航員/話語/空間.視覺/立體.光影…… 從這微小的顛覆手段,或許已能看出《視》的創作團隊銳意突破傳統的戲劇製作模式,嘗試打破創作過程中的階級與界限,踏上一趟全新的劇場大冒險,最終為觀眾呈獻不一樣的觀演體驗。 Continue Reading →

報導[虛詞]香港話劇團 《言說之外》的沉澱與《視外之景》的探索

轉載至虛詞(原文連結

文:姚嘉敏

自疫情爆發以來,演藝界不少活動都被剎停,對於業界而言,2020年就像是消失了的一年。不過,隨著疫情緩和,演藝活動也像雨後春筍般,令人目不睱給。

繼《原則》後,香港話劇團今次為大家帶來風格迥異的兩套作品——《言說之外》與《視外之景》。兩套劇都以嶄新且富實驗性的表演方式帶給觀眾一個「多感觀」的劇場體驗。 Continue Reading →

/ 清醒做夢時間 / 觀眾意見 Audience Feedbakcs

/ From Facebook or Blogs /

轉載自http://ting-yu.blogspot.com/:
「小息跨媒介創作室在葵青劇院黑盒劇場演出《清醒做夢時間》,可說是一次人生夢與醒的跨界經歷,也是劇場觀眾的獨特體驗。
場地的佈置就如宇宙空間,觀眾或坐或臥在地面之上,眼望著頂端的錄像投映,耳聽著 New Age 時代的飄渺音樂。
表演者在周邊的級台上訴說著一段段如真似幻的夢囈。說話內容既實且虛,似要傳達給觀眾,但又只像要營造符號般的聲音。全長九十分鐘,就讓觀眾像在活生生的狀態下於夢中飄浮。 Continue Reading →

[晴報]做清醒夢 改變現實

轉載自晴報(原文連結

文:李嘉

「絕望之為虛妄,與希望相同」這種說法近年不絕於耳,正因與現實的無力感相互呼應。如果乏力改變現實,做夢還是否可行?

小息跨媒介創作室以「清醒夢」為題材,給劇場觀眾一次集體發夢的機會。導演陳冠而因一趟尼泊爾之旅,認識到「西藏夢瑜伽」從而引發她對「清醒夢」的興趣。綜合透過現世與意識的思考,嘗試創作一段「清醒夢」之旅。 Continue Reading →

[虛詞]我地球、我話事——專訪《清醒做夢時間》導演陳冠而

轉載自虛詞(原文連結

文:劉平

不是嗎?佛洛伊德就講過,做夢是人類實現願望的形式,是我們的心靈在無意識狀態下試圖解決現衝突的手法。「政治局勢、氣候環境⋯⋯香港以至全世界正在面對不少問題,問題變成困局,因為我們根深蒂固地首先相信,很多事無法改變。例如不少人依然使用塑膠杯,因為覺得只有自己不用也無法拯救地球,一直這樣想的話,就會連action都沒有。」 Continue Reading →

[立場]願我擁有蛇一樣的身體

轉載自立場新聞(原文連結

文:賴閃芳

我坐在家中,正在寫這篇文章。距離我4-5層樓的單位應該在裝修,傳來陣陣輕微但有節奏的鑽牆聲。露台窗戶打開了,傳來由人聲車聲及風聲組成的雜聲,不絕於耳,但並不嘈吵。想比屋外的聲音,筆尖磨擦紙張的聲音離我最近,卻最後才留意得到。對,若我不留神,所有雜音我都「聽」不到。空氣中任何震動均會傳進耳朵,但腦袋就有這個才能,把震動資訊分類及篩選,讓我聽到需要聽到的。若果突然響起火警警報或有誰大叫一聲,我不單只會聽到,它甚至觸動神經要我起來探過究竟。聽覺其實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感官,接收並過濾聲音的資訊,讓我們避過外在的危險。但什麼才是重要的聲音?哪些歸類為噪音?我們在聽到與聽不到之間,有多少聲音不被發現?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