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osts tagged 卡桑德拉 Kassandra

/卡桑德拉/ 世人喜歡親睹希望勝過只聞其聲——2018上半年香港戲劇選評

轉載自IATC Artism 2018年10月號
原文連結:http://www.iatc.com.hk/doc/105710?issue_id=105695

文:賴勇衡

個人從來相連於世界;意志與際遇的辯證是歷久不衰的藝術主題。回顧部份於2018年上半年由本地劇團原創及改編的劇作,可見香港戲劇工作者對「個人面對世界」這主題之豐富演繹。在藝術手法上,多重層、多視點之敘事形式,以及影像元素之運用,亦漸漸成為本地戲劇的常見特色。

命運與機遇之歌

一種香港觀眾常見的故事,就是講述個人如何在身處的環境中克服難關並達成目標,這種敘事在香港流行文化領域中十分普遍,以至於成為大眾的主流意識。本地戲劇界則力求突破這種新自由主義的視野局限,不甘只在既定的社會環境中尋求個人的改變,而孜孜探求世局本身的其他可能性。

改變世界之前,先要認識世界;認識世界之前,先要面對自我。「誠實地面對自我的慾望」是林奕華長期探討的課題,各種媒介(從繪畫到互聯網)與人際交流的現象皆反映出「人如何看自己」、「人如何看別人」和「人如何看別人看自己」之核心問題,而這次林導及編劇黃詠詩在《聊齋》中選擇的媒介則是即時通訊軟體及為此而設的人工智能程式。男主角蒲先生寫了一個給寂寞心靈——包括他自己——而設聊天人工智能程式,而這個程式當中的一個化身「胡小姐」則疑幻疑真地與蒲先生在真實世界的愛情對象有所對應。虛擬網絡世界是蒲松齡的鬼魅夢幻世界的當代版本,當世界之虛實難以掌握,似乎自己的慾望才是最真實的。

Continue Reading →

/卡桑德拉/ 2018下半年本地劇場之個人觀察

轉載自IATC Artism 2019年3月號
原文連結:http://www.iatc.com.hk/doc/105938?issue_id=105927

文:陳瑋鑫

去年俗務繁多,整體觀劇數量大大減少,但下半年也爭取時間欣賞了27個本地劇場演出,雖然當中能夠帶來實際驚喜的作品不多,但演出形式勝在多元,水準亦普遍不俗。以下綜合了一些十分個人的觀察,希望拋磚引玉,提供一個回顧與評論的角度,審視一下2018年本地劇場發展面貌。

遊歷式體驗劇場湧現
在非傳統劇場空間內上演的正式演出,近年似乎有所增加,不少本地創作者都嘗試把觀眾帶離舒適的劇場座椅,帶領他們遊走不同空間,並以不同形式與之互動。例如去年初,「小息跨媒介創作室」在牛棚演出德國劇作家 Kevin Rittberger 作品《卡桑德拉/表象終結之世界》時,就邀請觀眾在進入牛棚十二號之前,先引領他們到牛棚內不同地點觀看演出;而進劇場的《長州沿途》及藝穗會之《她和他意識之流》,也分別在長州與藝穗會的不同角落,安排了互動點(前者有二維碼給觀眾掃描以觀賞訪問,後者則有各式裝置讓觀眾探索了解更多背景資訊),觀眾亦可自行選擇看與不看在擬定路線上的現場表演。

當然,這類帶點環境劇場元素的演出,即使在香港也不再是新鮮事物,但下半年上演的《像是動物園2》與《會客室》,就為這一類非傳統的體驗式劇場表演,帶來另一種突破。這兩個製作皆沒有劃分舞台與觀眾席,但就同樣設定了一條明確路線,要求觀眾順序去完成經驗,作品並沒有直接扣連表演場地之歷史或與其有關的個人故事,而純粹將傳統觀眾的被動觀演,轉化成一段能夠刺激思考的體驗旅程。

《會客室》的創作團隊參考了德國藝團「Rimini Protokoll」的「100% 城市」系列,根據人口比例在香港找來一百位來自社會不同階層,年齡、背景、經歷與政治取向各異,但同是生活在香港的人士進行訪談。跟過往「前進進戲劇工作坊」在牛棚演出的作品比較,《會》的野心及規模俱大,突破小劇場框框,活用了十二號單位至牛棚劇場的戶內外空間,利用不同形式展示摘取自一百個訪談的內容與後續。觀眾在各個演出/展示點,能夠透過創作人的設定,好好檢視與反思這些內容背後所代表的不同信念。縱使演出內新鮮觀點不多,但以展覽與互動劇場的形式去扣連今日社會,還算玩出新意,是本地劇場的一個重要嘗試。

至於新視野藝術節參節節目《像是動物園2》,就開宗明義定位為體驗式展覽。觀眾須根據工作人員指示,進入醫學博物館內的各個房間參與互動,從候診室、高級餐廳、家居網上直播室、檔案室以至地下夜店。過程十分倚賴觀眾的主動參與,唯每段房間之主題/敘事又缺乏明顯連繫,歷程過後只剩片碎化的畫面意象,觀眾不易整合內容,自然也未能刺激進一步深入思考,實在可惜。

素人粉墨登場參與演出
關於《像是動物園2》,另一值得一記的是大部分參與演出的,其實都是非職業演員,而且都在做著或曾經從事演出中角色的工作,包括:護士、侍應、保安人員、網上KOL及夜場DJ等。 創作團隊把擁有真實經驗的素人,放入非寫實的魔幻空間內,以認真的態度於虛構幻境內工作,呼應真真假假、在權力階級下的不由自主等議題,的確為作品加添了另一層次。

關於素人參與,就不得不提去年國際黑盒劇場節內,由「香港話劇團」負責製作的《美好的一天》及《伊狄帕斯.豬亦拍屍》。前者由北京導演李建軍創作,香港版本共找來了十九位不同種族、年齡階層,個人經驗與政治立場迥異的非演員,在個半小時的演出中,向觀眾談人生經歷、個人體會與展望。觀眾可透過選擇收音機內不同頻道,自主決定去選擇聆聽(或不聽)舞台上任何一位的故事。雖然演出的結構及形式既定,但演出內容完全由各素人演員自身出發,即場跟觀眾分享,跟《會客室》首部分的錄影訪問欣賞可說是異曲同工,把個人歷史與觀點帶入劇場,拉闊觀眾的生活視野。

而《伊》則由兩位澳洲劇場藝術家 Zoë Coombs Marr 與 Mish Grigor 共同創作,玩轉戲劇史上各式經典死亡場面,粵語文本則由甄拔濤翻譯及改編。香港版本由話劇團演員郭靜雯及文瑞興擔綱演出,每場亦有 25 位素人演員根據即場指示參演,呈現死亡之不同面貌。與前述的其他製作不一樣,《伊》劇中之素人演員並不會有任何個人分享,而只是化身成演出中的一員,聽從指令作出演繹,個人發揮有限,但有趣的是如此設計又突顯到戲劇中,演員往往為了演出效果而不得不「Say Yes」的處境,甚至可引伸成人們面對工作困境、社會制度時,只能咬緊牙關之無奈。

新一代藝團持續成長
2018 年也喜見一些年青藝團逐漸找到自己的方向,交出活力十足風格之作。由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畢業生黃俊達於2010年在法國巴黎成立,現以香港為創作基地的「綠葉劇團」,以別樹一格的形體劇場創作,過去數年巡演不斷,去年在香港新視野藝術節內上演的《爸爸》,早於 2016 年起已經到過內地不同城市巡演,也曾於日本及韓國之藝術節內演出。這齣面具形體無言劇,以簡潔準確的手法,訴說出一段感人的父子故事,進一步展示劇團成員的非凡默契,以及駕馭面具與形體戲劇的能力。這次香港版本除了在細節上有所調整,還特別加入了一些本地八十年代流行歌曲,回歸香港也不忘本土。剛於去年完成法國巴黎賈克.樂寇國際戲劇學校教師課程的黃俊達,近年除了帶領自己劇團創作,也積極參與電影的形體動作指導,以及為其他製作擔任執行導演,絕對值得繼續注意他的未來動向。

另一個近年創作不斷的年青劇團「天台製作」,成立不足五年,兩位創辦人兼聯合藝術總監李婉晶與艾浩家,跟黃一樣是從歐洲學習戲劇後來港,成團後一直致力製作具當代特色的跨領域劇場。去年底於葵青劇院黑盒劇場演出的《復仇變奏曲》,就以搖滾音樂會為骨幹,從希臘悲劇與哲思經典中取材,以神話中的家族故事作引子,探討正義與公義等議題,其加入各表演者的個人矛盾思考。舞台美學上甚有心思,純熟的即時影像/皮影拍攝、影像效果與投映,加上現場音樂演奏,充滿時代感與活力。縱使由於內容受編作形式所限,難免零散及未能夠深入探討更多,但有心以古典戲劇故事延伸至今天活在香港的思考,並且能在美學形式上繼續發揮創意,在本地劇壇已屬難得。

作者簡介:資深藝評人、媒體製作人、業餘劇團「友好戲體」創團藝術總監及「William et al. 創作研究室」主席。2015至2018年為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項目經理,專責推行「香港戲劇資料庫暨口述歷史計劃(第一期)」。

無法抵達的真實之岸──評《卡桑德拉/表象終結之世界》

文︰黃慧儀 (刊於IATC眾聲喧嘩欄目)

節目︰卡桑德拉/表象終結之世界 »
主辦︰小息跨媒介創作室
地點︰牛棚藝術村12號單位
日期︰31/01/2018

《卡桑德拉/表象終結之世界》(以下簡稱《卡桑德拉》)是德國劇作家Kevin Rittberger於2010年寫成的劇作,也是小息跨媒介創作室(以下簡稱「小息」) 「邊境系列」的第三部製作。小息的「邊境系列」創作可追溯至2014年的《靜默。邊境族》及2015年的《靜默邊境》,兩者都是由陳冠而創作文本及執導,分別以國家和城市的角度,探討暴力和仇恨的根源。今次不同的是,導演今次選用一完整劇本,從第三者的角度出發,透過「他者」與「苦難」的話題 ,思考此時此地,生而為人的境況。

小息的演出分為幾個部分。演出開始前,製作團隊利用牛棚藝術村內的空地,以投影裝置和形體演出演繹序言部分,然後把劇本上半部分在12號單位外演出,下半部分在室內演出。

首先,導演對劇本的理解可謂融會貫通。《卡桑德拉》這個劇本不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它更像是多個故事的拼湊,時而聚焦於某一兩個角色身上,時而轉換另一空間、人和事。陳冠而把劇本進行適量的刪減,沿用劇本的原來結構,把故事集中在Blessing(梁曉端 飾)和 Boubacar(宋本浩 飾)逃到歐洲的遭遇,和德國紀錄片導演 Julika (黎玉清 飾)、 翻譯員 Britta(胡美寶 飾)與德國記者狄斯克(盧卓安 飾)對翻譯和拍紀錄片視點的爭論。刪減的篇幅不影響原意,仍保留劇作家想帶出的主題──旁觀他人痛苦的倫理之難,以及無法觸及實相的困境。

為表達劇本的主題,製作團隊在呈現方式上善用了空間和多媒體素材敘事。小息「邊境系列」的劇作一向需要觀眾配合表演而作出走動,而 《卡桑德拉》的下半部分亦沿用此設計。場中央搭起一小平台,地面的演出空間則分成兩大演區,並放了木製的迥廊。觀眾可自由選擇合適的角度觀賞演出,因而每人對劇作的理解都由不同視點出發,正好跟劇作家Kevin Rittberger探討的「沒有身體的觀點」互相呼應。除此之外,製作團隊在演出期間亦運用了實時錄像播放,例如狄斯克和Julika對話時,兩位演員拍著Blessing看似溺水的畫面,其影像即時投放在白牆上。因此,觀眾可選擇看演員真身,或是鏡頭下演員的投射影像。錄像與實體之間的選擇,可看成劇作家對表象與實相的批判 。從以上的舞台處理,可以看到導演對劇本透徹的理解,而劇作家對無法觸及實相的探討,製作團隊也透過空間和多媒體素材的運用,讓觀眾親身體驗。

《卡桑德拉》的聲音和佈景設計均注重細節,有助故事的演繹和營造氣氛。室內場的天花掛上由黑色粗麻繩編織而成的佈景,令人聯想到船上用的繩索,配合劇本中非洲難民坐船走到歐洲的情節。燈光設計選用深藍色的燈光,演員的戲服以黑色為主調,演員部分台詞透過另一演員用咪高峰重覆,訊號透過空間型效果器(reverb) 處理,從放在一角的揚聲器輸出,營造聲音的迥蕩。到最後一部分〈表象終結〉,台詞由眾演員以聲音重疊的方式讀出,製造聲景的效果。以上的設計有助營造沉重和低氣壓的氣氛,而這也是劇本附有的色彩。

可惜幕間劇由觀眾演繹這個設計沒預期中奏效。部分觀眾在演出開始前獲派一信封,在〈Blessing之死的教育劇〉章節後,由預先準備的錄音指示,請七位觀眾合作朗讀台詞。但觀眾各有不同的文字處理,語氣各有不同,演繹聽起來不太自然,以致承接下一部分演出時,感覺突兀。而且,幕間劇的功能是讓觀眾抽離Blessing 的故事,思考一下剛才的戲中戲,由非洲演員飾演Blessing,不顧一切走到歐洲,最終不果的意義,及各人對此「教育劇」的觀點。但在這個遊戲化的處理下,似乎容易令觀眾脫離思考,未能跳出故事後進行批判。

總括而言,雖然《卡桑德拉》的劇本層次複雜,但製作團隊的設計令主題仍能清晰地表達。寒風下,演員依然有良好發揮,值得嘉許。「遊走式」劇場配合多媒體裝置設計,加上聲音和佈景的細緻處理,令觀眾感受當中「旁觀他人之痛苦」,以及表象下無法觸及真相的困境。既近且遠的故事呈現眼前,縱使真相依然無法觸及,我們的視點也許跟非洲難民一樣──不惜一切,為的就是擁抱一個充滿未知的世界;一個充斥表象,但我們仍抱有想像的烏托邦。

《卡桑德拉/表象終結之世界》:苦海翻起愛恨,在世間難逃命運

小息跨媒介創作室(簡稱「小息」)在《卡桑德拉/表象終結之世界》中的設計,結合戲劇與裝置藝術的元素,讓觀眾置身其中,體會劇作。劇本原創Kevin Rittberger提出了二重問題:從非洲走向歐洲的難民的處境如何?歐洲知識份子如何面對難民與自己的關係?第二個問題直指真正認識/經驗他人苦難及轉譯之不可能,那麼作品中的情感及意識的流動能否令觀眾有所共鳴便為關鍵,因為那是突破認知局限的契機。

Rittberger以田野調查的結果為基礎創作,但質疑寫實通俗的表達方式。他的文本結合多種表達形式,分別呈現了敍述上視點及聲音之差異性。《卡》的敍述層次複雜,除了從難民、援助者、海關、翻譯、紀錄片導演、作家等多個角度呈現難民的波折經歷,亦表達了從不同位置再現其他人經歷的限制,反身詰問關注/觀看別人困苦的倫理難題。簡單來說,是關懷者感到「好人難做」的道德焦慮,質疑自己的紀錄和轉達不夠真實、不夠設身處地,擔心自己有動機不純的優越感、恐怕越幫越忙或好心做壞事……劇中兩個歐洲記者代表了兩種取態:紀錄片導演Julika執著於消弭她和難民的距離,力圖擺脫偏見,親自乘上難民船,甚至不怕一起沉沒海底,越鑽越深,似乎最後只有毁滅;紀實作家Disk接受自身限制,認為人不能兼任紀錄者與救援者的角色,但他卻無法接受翻譯員表達上的偏差。

 
圖片來自小息跨媒介創作室網站

敍述的聲音也有複雜的層次差異,直接敍述、間接敍述和自由間接敍述的聲音隨時交錯;以其中一個尼日利亞難民Blessing為例,劇本開端對她的間接描寫、她的日記自述、戲中戲「教育劇」飾演Blessing的演員的台詞、她同行的丈夫Boubacar的轉述……等多個聲音交替。或者以「遇溺者的視點」為例,Julika在她與Disk的對話中說要拍Disk淹死、旁白描述Disk淹死、沙灘上的目擊者描述Disk淹死、Disk在水中的自白、Julika說自己可以和難民一起淹死、Boubacar轉述Julika淹死等多個敘事聲音也隨時轉換,所述內容是真實、虛構、記憶還是角色的想像也模糊不清。

「小息」的演繹以多媒體和空間轉移為手段,呈現出戲劇文本在視點和聲音上的差異性和複雜性。劇團在牛棚藝術村裡劃出多個演出區域,順著文本章節,讓觀眾不斷移動,從室外到室內,最後走進牛棚12號單位,沒有坐位,處於不斷流動、漸漸疲倦的狀態,指涉難民的漂泊境況。在視像和聲音的佈置上,觀眾在序幕先看到圍牆上海浪的大幅投影,演員以各種身姿處於當中。然後劇團領觀眾經過曲折狹窄的通道,途中會聽見不同人用外語說話的錄音,路旁放了一雙雙鞋子,感覺詭異;對照劇本,那些聲音和鞋子應該是不同人和物之簡述,但觀眾匆匆走過,而且聲音細碎,又是外語,不會聽到當中的內容。大概劇團的用意是,先後以視像和聲音配置營造出難民處境的氛圍,讓觀眾對主題產生初步印象,然後才對個別難民的故事作具體的描寫。

演出的下半部都在牛棚12號單位中進行,當中放置了多個顯像管電視機和幾個魚缸,在這裡即時攝錄和預先錄製的影像會在電視上顯示或投射在牆上。魚缸和電視機影像,呈現Julika所思考的「在水中」以及間接傳達的視點。最後電視屏幕上的蜘蛛網配合著Boubacar講述的有關蜘蛛的傳說,演出者亦以燈光提示觀眾留意四週牆上的粉筆字,表示觀眾猶如在船艙之中,與劇作中兩類人 — — 非洲難民和歐洲知識份子 — — 的經歷連繫起來,亦承接了序幕大海的環境意象。除了作品中作為批判對象的「教育劇」一部分,「小息」的聲畫裝置和空間移動的策略使觀眾置身於劇場作品中,而非在一個抽離的位置觀看舞台上的事件。換言之,《卡》藉著Julika提出的「關懷他者之倫理」和「對別人處境之再現」等似乎無法解決的難題,「小息」仍然試著回應 — — 當然了,否則這些香港的藝術家怎會翻譯/演繹一個德國劇作家講歐洲知識份子和非洲難民的文本?

 
中譯劇本收錄於《在後戲劇浪潮之後:當代德國劇作選2》

「小息」的創作心思值得肯定,而從觀眾的角度看,演出效果如何呢?

首先,Rittberger的敍事形式夾雜著多種風格,包括了以日常語言呈現通俗情節的部分,也有敍事角度遊移不明、虛實難分、詩意的意識流描寫,也就是說,他以難以轉達的語言風格來講述「難以傳達」這主題,難上加難。「教育劇」的部分是通俗易懂的,卻也是被批判的,而「小息」邀請了一些觀眾即場飾演「教育劇的觀眾」角色,讀出相應對白,置其於某個非洲人的位置,質疑這種敍事語言和歐洲人潛藏的排外政治議程有關--因為通俗的表達手法和注意力聚焦於舞台的演出正是政治宣傳(Propaganda)所需要的。但是香港觀眾要代入對「教育劇」不以為然的非洲觀眾的處境,則需要多一點引導,否則抽離的批判性恐怕會被即興參與的遊戲性取代。

在12號單位演出的下半部,當幾位演出者交替演繹文本中多個角色直接和間接敍述的內容時,正如上文所述觀眾們被安排在一個「身歷其境」的狀態中,演員們的肢體動作、敍事聲音、即時攝錄的電視錄像在觀眾們周遭發生,注意力分散。雖然說這安排讓各觀眾自行調校焦點,也可說他們不斷被干擾以致分神,加上原文本「富有挑戰性」的語言風格,可能便觀眾能量渙散,如在波濤中浮沉掙扎,不利於他們體會劇本和演繹者在細節上花的心思。

 
叔本華的《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是此劇的重要參照

敍事層次複雜細膩正是《卡桑德拉/表象終結之世界》的特色,但Rittberger以哲學家叔本華的《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為參照,最後以非人類的視點 — — 溺死者、「水底精靈」和珊瑚 — — 在大海中融為一體的意象作結。世界表象繁多,終同歸於世界本體的意志。難民們為了生存和發展,不惜冒生命危險渡向歐洲,其求生的慾望和痛苦的掙扎就是那接通萬物眾生的意志,使Julika那大概是發達國家的知識份子才會有的煩惱未免顯得庸人自擾 — — 直至人涉入「海底亡者的觀點」這麼徹底的、非人的境地。

那麼(在Boubacar轉述中)Julika把攝影機丟進海裡、再跳海自殺的行徑,若非瘋狂,就是悟道。那看來是反藝術的,那麼《卡》這作品是自我抵消的嗎?但在叔本華的痛苦意志之外,這作品的另一參照是希臘神話中的卡桑德拉(Cassandra),一個注定預言不被相信的先知。雖然翻譯和再現似乎總是誤解和偏見,就如卡桑德拉那宿命的警告一般,Rittberger仍在序章中提出一絲改變的希望,「把夢翻譯成另一個夢」而非悲慘現實的希望,那讓難民們前仆後繼、九死一生仍要冒險的希望。

對叔本華來說,表象指向認知和經驗上的限制,但藝術是意志本體之模型,也是「另一個夢」的翻譯工作,傳達的最重要是情感而非知識,可為人帶來痛苦中的慰藉。可惜「小息」讓觀眾置身其中的配置也使能量易於分散,加上文本艱澀之處不少,要引起共鳴更不容易。

[原載於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網站;2018年4月6日]


演出資料:

主辦︰小息跨媒介創作室

地點︰牛棚藝術村

日期︰30/1/2018

《卡桑德拉/表象終結之世界》場刊House Program

分場


文本 Text | Kevin Rittberger
中文譯本(台灣) Chinese Translation (Taiwan) | 陳佾均 Betty Chen
是次演出之廣東話修訂本 Cantonese Translation | 陳冠而 Chan Kwun Fee 及演員 and the performers


Prolog - 非洲之於歐洲,正如畫像之於格雷

I 千百個故事,或其實都一樣

II Blessing之死的教育劇

III 幕間劇

IV 難民劇場
 1. 頒獎典禮
 2. 狄斯克與Julika
 3. 狄斯克
 4. 海像
 5. 狄斯克的沉沒
 6. Boubacar第一次受訊

V 沒有身體的觀點
 1. 總會有一個觀點
 2. 回到現實:旅館中
 3. Julika的沉沒
 4. 毀滅,我看得見
 5.審訊的排練

VI 表象終結

Continue Reading →

《卡桑德拉/表象終結之世界》評論:演藝風流 KASSANDRA – Critic

【演藝風流】RTHK Arts Critique
卡桑德拉/表象終結之世界 Kassandra or the World as the End of Representation
主持人:陳國慧 Host: Bernice Chan
嘉賓:賴閃芳(自由身戲劇顧問)Guest: Sim Fong Lai Continue Reading →

《卡桑德拉/表象終結之世界》黑房文化實驗室|超越旁觀之意志與直視權力之必要 KASSANDRA – Interview

黑❜ 劇場|超越旁觀之意志與直視權力之必要

黑❜ 劇場|超越旁觀之意志與直視權力之必要我們用自己的逃生,見證另一群人的逃生,或是逃亡。意思是,我們恆久都會是某些事情的旁觀者。隔著螢幕觀看權力的鎮壓與清洗,自身同時被制度暴力輾過,我們自以為能夠作壁上觀,下一秒旋即粉身碎骨。尼采說:「這世界是權力意志,此外無物!」旁觀不是隱喻,是凝視權力與權力的之間答辯。無非是以隔兩步的近距離觀看,但誰擔保我們自以為「還好」的生存環境哪一天會碎裂?「而你自己本身也是權力意志,此外無物!」唯有緊握超越旁觀的意志,直視真相。我們唯有如此,我們能夠如此。這次黑房邀來了 小息跨媒介創作室 Littlebreath Creative Workshop ,看他們如何演繹這一個表象終結無你無我無他的世界。「神話一旦開始,啟示便結束了;重點在於要改變世界的這年事。一塊厚重的絨布覆蓋世俗,常見問題的答案是塵埃。而安靜毋須再讓路給任何人,不,或許作要讓給休止。」 ─── 《卡桑德拉/表象終結的世界》最後,黑房文化實驗室一直致力推廣本地文化及知識普及,希望各位也能夠入場支持本地創作。讓他們能在幽微的光線中,感受我們的存在。以下為購票資料:邊境之三 ──《卡桑德拉 / 表象終結之世界》2018年1月26-318pm 牛棚12號單位 詳情|bit.ly/littlebreath_Kassandra_event購票|bit.ly/littlebreath_Kassandra_tix$180, $110*(優惠票)

Posted by 黑房文化實驗室 on Sunday, January 21, 2018

我們用自己的逃生,見證另一群人的逃生,或是逃亡。意思是,我們恆久都會是某些事情的旁觀者。隔著螢幕觀看權力的鎮壓與清洗,自身同時被制度暴力輾過,我們自以為能夠作壁上觀,下一秒旋即粉身碎骨。

尼采說:「這世界是權力意志,此外無物!」旁觀不是隱喻,是凝視權力與權力的之間答辯。無非是以隔兩步的近距離觀看,但誰擔保我們自以為「還好」的生存環境哪一天會碎裂?「而你自己本身也是權力意志,此外無物!」唯有緊握超越旁觀的意志,直視真相。我們唯有如此,我們能夠如此。 Continue Reading →

《卡桑德拉/表象終結之世界》大公報|小息創作室探討難民故事

原文:http://news.takungpao.com.hk/paper/q/2018/0116/3534482.html

【大公報訊】記者劉毅報道:生而為人,究竟如何跨越自身“邊境”,感知他人痛苦?小息跨媒介創作室于本月二十六日至三十一日晚上八點,在牛棚12號單位以“遊走式”劇場為空間上演《卡桑德拉/表象終結之世界》,以德國文本為基礎,突破傳統舞台侷限,講述非洲難民逃難到歐洲的故事,引發觀眾重新審視這些流離失所人的遭遇。

觀眾須配合節目走動

“這並不僅僅是一則難民故事。”概念及導演陳冠而接受記者採訪時道。作為其“邊境系列”之三,《卡桑德拉/表象終結之世界》改編自德國劇作家Kevin Rittberger的作品,內容雖為非洲難民湧入歐洲,實則叩問每個人內心——面對他人痛苦,我們以何種態度自處?冷漠待之抑或是施以援手?然而多數人從旁觀者角度出發,有自身侷限性,而這種侷限正是“邊境”所指。

難民話題好似離香港很遙遠,但其實本地亦有不少難民。“劇中那些冒死進入歐洲的非洲難民,其面對的痛苦,譬如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因生活重壓而產生的迷茫,流離他鄉的孤獨感,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體會。”陳冠而坦言,與其説展現給觀者一個解決問題的答案,倒不如説是一次劇場“旅程”,徜徉其中,觀點自尋。 Continue Reading →

《卡桑德拉/表象終結之世界》立場新聞|延續邊境故事 超越表象追尋實相

立場新聞
撰文:黃慧儀

 

卡桑德拉是希臘、羅馬神話中特洛伊的公主,擁有預言的能力。因為受到詛咒,注定無人相信她的預言。然而,目睹世界崩壞而無能為力的,又豈止這個神話人物?德國劇作家Kevin Rittberger於2010年寫成的《卡桑德拉/表象終結的世界》(以下簡稱《卡桑德拉》),透過描寫為了自由而走到歐洲的非洲難民故事,指出現今我們面對難以追尋實相的困局,和似乎無法超越自身去理解他者痛苦的處境。此劇將於一月尾由小息跨媒介創作室在牛棚12號單位上演,作為他們「邊境系列」第三部製作,希望既聚焦難民議題,同時思考人在世間該如何自處。 Continue Reading →

《卡桑德拉/表象終結之世界》端傳媒|我們都是擱淺在虛擬邊界的難民?

端傳媒

撰文:江旻蔚

對於「邊境」,你第一個聯想是什麼?分隔香港和內地的深圳河?那個將會分隔墨西哥和美國的高牆?抑或是性別、職業、身分等等界線?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