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劇場的多面向 - 談《亞洲劇力無邊界.第二擊》的四個演出

文:陳瑋鑫/
六月中在葵青劇院黑盒劇場演出的《亞洲劇力無邊界.第二擊》是「小劇場.大戲劇」亞洲交流會的年度項目,今年已是第二次舉辦。今屆分別邀請了日本的「無倣舍」及新加坡的「赤店當代劇場」來港,與本地代表「小息」與「A2創作社」的兩個節目作交流匯演。我沒有看過去年的首屆交流演出,但就今屆的四個演出項目來說,整體水準平均,各具特色,展現小劇場作品的多元化。

「節目一」先有「無倣舍」的《做夢的機器》與「小息」的《邊境國》。單看宣傳圖片,很多觀眾(包括我)都以為《做》是一個面具及紙偶劇場節目,再加上入場前主辦單位特地派給每位觀眾一個小電筒,以及正式開場前導演與觀眾互動之前奏,在在營造了一個實驗味濃的氣氛。然而,當演出正式開始後,大家才明瞭《做》其實是以Playback Theatre(一人一故事劇場)為骨幹的表演項目,而非什麼新形式的實驗演出。

從表演角度來說,三位日本演員甚有默契,表情及肢體語言豐富,反應亦相當快,能夠把觀眾的故事生動而又不失創意地在劇場上呈現。導演五味伸之也甚具個人魅力,他的輕鬆幽默也令其主持人的角色事半功倍,觀眾很快已經可以進入狀態,分享自己的故事。BSK的即興Gameboy音樂創作大大加強了演出的卡通化,配合演員們誇張的演繹,亦令演出生色不少。

演出以穿上「紙皮偶」的女演員自我介紹開始,並以眾演員將數個之前觀眾的故事片段再串聯呈現,都見特色,效果也不錯。可是要求觀眾利用小電筒作照明,希望達到更多互動,卻效果不大,而且背景的有趣人物造型與每位演員的「紙皮偶」服飾都似乎有更多可以利用的空間,現在則有點浪費。

本地代表「小息」的《邊境國》則是以一本同名的愛沙尼亞小說為靈感,導演陳冠而跟一男兩女的舞者共同從有關「邊緣」的意象出發,創作了一個甚具詩意的形體劇場。

劇中提出不少有關「邊界」及「邊緣」的思考,從身體、性向到身分與地域都有,不乏沉重的議題,但《邊》的演出風格則輕省乾淨,素色的服飾與圓滑的舞姿都給人寧謐之感。這個處理雖然呼應著原著素淨的全白封面設計,但如何把演出中要帶出的眾多反思題目,套用於現在比較單一、詩化的感性演繹風格,可能仍然需要更多的取捨與平衡。

來自新加坡「赤店當代劇場」的《愛.死》與本港「A2創作社」的《潘多拉》則在「節目二」中演出。《愛》劇只有一男一女演員,透過一對戀人的愛恨纏結,反思生活與慾望;而《潘》則嘗試以較為風格化的形式去呈現角色的精神狀態,把一個男人的內心爭鬥激烈呈現。

根據演出介紹,《愛》劇是以一則真實的社會事件為藍本,描寫一對同居男女由相識至女方被男方毒殺的故事,當中穿插不同時空與飲食情節,並運用了錄像投映及iPad現場拍攝與回播去強化死亡的一瞬。兩位演員的演技稍為生澀,演出節奏也因為轉場期間往往要兼顧技術上的佈置而比較慢,但卻是四個演出中生活感最強的。

數《愛》劇中最令我難忘的片段,並非劇中不斷出現的飲食情節,而是男主角的一段有關兒時在街上遛達回憶的獨白。我從沒到過新加坡,更加不了解獨白中提及的地方,可是配上背後投放的模糊影像,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現今都市滄海桑田之象。反而之後以幻燈片形式逐張播放女主角被殺片段的處理,就顯得為形式而形式的實驗,跟劇中比較寫實的處理不搭配。

「A2創作社」近年跟不少藝人合作,但是次交流卻交來一個實驗味濃的《潘多拉》。全劇以馮志坤飾演的男人作中心,面對四個女子忽明忽暗的試探,探索人性邪惡一面。編導曾漢仲沒有強加任何場景與明確的人物交代,四位女演員不斷移動活動鏡面景片,以男人的心魔出現。配合燈光處理,鏡面時而透明、時而變成一面鏡子反映男人自己,效果特出。

馮的激情演法在《潘》劇中恰如其分,不過四位女角在對白的處理及形體演出上就略有參差。若她們能有更多時間磨合,在表演上更趨統一,相信一定會更可觀。但整體上,《潘》劇是四個演出中最完整,而又不失探索性的一齣作品,為整個演出交流帶來了一個很好的壓軸篇。

綜觀整個計劃,除了演出部分,主辦單位亦安排了演前交流會、小劇場研討會、工作坊及茶聚,之後更到了深圳作一次即興的表演。雖然我未有機會參與其他環節,了解各參與者的想法與經驗,但相信這樣的交流對任何地方的創作者來說,都一定是個難得的體驗。

縱使這次來自外地的藝術創作者不多,而且難以說得上極具代表性,但作為觀眾,可以看到平時在大型藝術節已經幾近絕跡的外地小劇場作品,借機一窺外地的小劇場發展,也是一個不錯的經驗。再加上主力小劇場創作的本地藝團也買少見少,希望此類活動也可以推動更多有心的創作人,重拾大無畏的實驗精神,在小劇場內進行更多探索。

觀賞場次:2012年6月16及17日下午3時, 葵青劇院黑盒劇場

(原文轉載自藝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