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藝術節@大館:大木偶與物件劇場《那些巨大與微小的》從三種香港常見小生物的視點出發,以魔幻詩意的手法述說人類在城市中與自然共生的故事與記憶。巨偶及一眾社區記憶導賞員帶領觀眾遊走於大小顛倒的奇異世界,攜手探索,人類與自然共存的微妙平衡。
未來表演實驗室#2 – 日常與 (不)在場
一連五個月的計劃包括共讀、駐留、對談、工作坊等分享知識與實踐,以「日常」及「(不)在場」作為討論主軸,四組藝術家作為尋路者,聯同三位表演研究員以及兩位觀察員,共同鑽探各自關注的生活掙扎。
Future Performing Arts LAB#2 未來表演實驗室#2 OPEN CALL
公開招募表演研究員 OPEN CALL for Performer Researcher! 《未來表演實驗室#2 :「日常」與「(不)在場」》 . #重返當下的日常生活現場
Bright Day 白日
Future of Performance: Bright Day 表演未來系列:《白日》 https://www.westkowloon.hk/en/brightday2022#overview A co-created waking dream experience exploring the city’s collective unconscious Part of […]
未來表演實驗室#1 Future Performing Arts Lab#1
分 裂 航 向 可 能 的 未 來 [ 實驗室展演 ] $180, $120* 2021.11.9-13 (TUE – SAT) 8 […]
公開徵集 :「未來的表演藝術宣言」CALL FOR MANIFESTO!
公開徵集 :「未來的表演藝術宣言」 CALL FOR ENTRY: “Manifesto: Performing Arts of the Future” . 優異作品將於網上展出及公開討論,並會加入8-11月舉行的實驗室駐留計劃,擔任實驗室成員或表演研究員!
未來表演實驗室#1 FUTURE PERFORMING ARTS LAB#1
by swing swing 很久沒看演出,也很久沒去牛棚,幾乎每次去都是看朋友的劇場作品。 這次演出關於「未來」,四位不同領域的藝術創作者,以四種不同風格、形式,結合研究、文本、肢體、影像、聲音,表達對未來的觀察、思考、想像。 一如以往,場內可以隨意走動。今晚入場的觀眾很活躍,充滿好奇心,不少人主動走進場景內,成為表演者(aka研究員)的一份子。內容上,演出意念鑽得很深,尤其是頭兩個作品(即友人Edwin與Fee的作品),充斥著很多文本、理論、思辨的東西。因一時間需要接收的資訊太多,在花多眼亂的情況下,我的注意力不自覺集中到聲音上。從耳機傳來喋喋不休的話語與一些特別處理的聲效,似乎更能呈現我對未來的想像。然而,仍需要時間消化一下…… 至於後兩個作品,相較容易理解。一個以兒童繪本作為切入點,以蘋果為題,利用肢體舞蹈去構想,去認識大人世界,但後段變得很抽象;另一個則以輸送帶操控員的工作情況,直白地帶岀人與物件無異的處境。過程中並無對白,但情節具幽默感。 關於未來,其實離不開目前這個現實去思考。於我,未來是如此不確定,卻又充滿變化與想像力的狀態;是人必先要接受過去然後繼續前行的方向。總是透過別人目光去理解自己的我,內心被很多既定的想法與束縛窒礙前行。或許,未來,如果想預視自己的未來,首先須釋放這些多年來積存的想法,好好相信自己 一次。 又離題了,哎。 參考:分裂航向可能的未來:未來表演實驗室#1第一階段駐留的觀察紀錄《未來表演實驗室#1》電子場刊 (20211113)
報導 [虛詞] 訪《未來表演實驗室》:高等科技低端人口,日没前的藝術預言
by 蘇麗真 | 2021-10-29 轉載自:https://p-articles.com/heteroglossia/2556.html 前身為空置校舍的大埔藝術中心,操場上有一隻不動的「牛」。乘電梯上四樓找尋「403 室」,門口張貼了一些甚具地區色彩的海報,也懸掛了一些貌似雪山可見的七彩布旗,上寫有若干詩化文字。隨策展團隊的帶領,《虛詞》記者來到一個看得見夕陽的《未來表演實驗室》,訪問四位核心創作人,大談下月初假牛棚藝術村 12 號單位「實驗中期展演」前,發生在「403 室」的一些預言故事。 【聲音導航,短暫停留】陳冠而 恤著一頭俐落婉約短髮的陳冠而(Fee),這天推著嬰兒車來到 403 室。403 室有不少網上專頁,比如「小息跨媒介創作室」,以及推廣舞蹈教育、身體探索的「小息.蹈場」等。蹈,是身體隨意識流動繁衍出的蹈緒,是創作人辛勤耕種結出的稻絮。 Fee 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CM),專注於當代表演及經驗塑造,卻不囿於一種既定的劇場表現手法,挑戰導演、策劃、跨媒介創作等多項形式。今次一眾「實驗室研究員」就搬出一本謎之《OOO書》(下文將有更多解說),她試從植物或細菌的角度看世界,想像另一種時間與距離感,眺望人類消失的未來。 開宗明義,Fee 讀的是《Dark Ecology》,關注的是環境保護、氣候暖化、能源危機等等,跟不少患有「鄰避症候群」(Not […]
觀察文章 [虛詞] 分裂航向可能的未來:未來表演實驗室#1第一階段駐留的觀察紀錄
by 實驗室觀察員:李文軒 | 2021-10-22 轉載自:https://p-articles.com/critics/2539.html 前言:留給各種不同的(並非全部的)未來 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在《小徑分岔的花園》以小說與迷宮揭示時間的奧秘,並「將我的小徑分岔的花園,留給各種不同的(並非全部的)未來」。邁向未來就是朝向各種可能性的過程,而真正擁有著可能性的卻正是現在的我們。未來連通著我們的過去與現在,當我們關注未來的時候,其實同時在叩問整個存在處境:我們的生命如是,藝術及表演亦如是。小息跨媒介創作室的「未來表演實驗室#1」邀請了四位創作背景各異的實驗成員:陳冠而、 曲淵澈、羅潤庭和余巧兒,連同表演研究員,一同就物導向本體論,以及三個關鍵字:距離丶實體及共生展開對未來的探索。 本文以簡介物導向本體論為首,接著根據在實驗室駐留期間的觀察,分享實驗室成員各自關懷的課題。同時作為第一階段駐留完成後的小結及紀錄,讓各位可以一探實驗室成員們邁向不同的(並非全部的)未來的足跡。 不再以人為中心觀看世界 物導向本體論(Object-Oriented Ontology,簡稱OOO)以「物」作為理論的中心,展示其與人類至上的想法抗衡之意圖。當代不少思潮都對人類中心主義保持警覺甚至敵意,格雷厄姆·哈曼(Graham Harman)提出的OOO也屬一員。可是,反人類中心主義其實不乏弔詭之處。當我們談及反人類中心的同時,可以意指徹底貶抑人類的地位,甚至把人類從世界裡驅逐出去;也可以視人類與其他存在相等,不把人類放置萬事萬物的中心。可是不論我們選擇那一條路線,都似乎避免不了從人的視角出發。OOO的反人類中心傾向體現在其平的本體論(Flat Ontology),亦即平等看待所有的存在,人類及其心靈在本體論上不具優越的地位。僅僅經由如此一說,我們便能脫離人類中心的思想嗎?既然一切反人類中心的論述都是人的論述,我們會否永遠都逃不離人類中心主義?藉由釐清OOO中平的本體論的意涵,或許能夠回應這個問題。 讓我們先從OOO的主要論敵:以人導向的哲學說起。現代哲學的發展慢慢從關注「這個世界是怎樣?」轉至「人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到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可說到達了人(作為理性主體)的哲學的巔峰。當然OOO亦從審視後康德哲學,如胡賽爾及海德格等現象學家的哲學中獲得養份,但在此文不作詳述。康德自稱其哲學為「哥白尼式的革命」。舉一個相似但不全然準確的例子,假如我們戴著一副紅色的眼鏡,那麼我們看到的外部世界都會染了一層紅色。那麼當我們志於研究外部世界的話,康德提出更重要的研究對象是那副眼鏡。因為我看到的一切,都被那副眼鏡限制甚至是構成。於是康德提出我們之有可能獲得知識,是因為我們作為認知主體具有感性及知性的能力。前者作為先天直觀形式,我們是以時空的框架來接受經驗(亦即感官經驗)。後者則是十二個先驗的範疇,例如我們是以因果作為框架來處理經驗。那麼我們所能經驗到的「外部世界」其實是由我們的獨特認知能力形構出來。問題是不受眼鏡干涉的真正世界是怎樣呢?不受眼鏡干涉意味著真正的世界不能被時空以及因果等形式描述,因此我們根本不能認識真正的世界,康德稱其為物自身(Thing-in-Itself)。與此相對,他稱我們所能經驗的世界為現象(Appearance)。 在康德的哲學下,我們不難看出人的重要性。我們所經驗的世界由人的認知能力形構出來。沒有人的話,就不存在現象。這猶如貫徹了古希臘哲學家羅泰戈拉(Protagoras)所言的「人是萬物的尺度」。在此為框架,康德又指出人的獨特性,就是自然因果律支配的經驗世界裡,人仍然擁有自由意志。假如人的行為全然服膺於因果律,代表人的行為不是自己所能控制,那麼也談不上自由或道德責任。康德認為人的行為比自然現象複雜得多,人擁有獨立於因果及物理法則的自由。自由不是來自現象,而是源自於主體的理性能力。因此康德論證人的自由與因果律相容,他的論證在此亦不詳談。在此想指出的是康德哲學導出並具代表性地深化了「人與自然」的二元區分。 人導向的哲學計劃有兩大步驟,第一步是區分「人」與「自然」,第二步是給予「人」優越性。OOO的反人類中心傾向不僅是對抗第二步,更是直指「人與自然」區分這個基礎。另一位OOO哲學家添姆菲・摩頓(Timothy Morton)指出OOO給予我們抗衡人類中心傾向的良方其實是一種生態意識(ecological awareness)。在此需要強調,摩頓所指的「生態」不同於我們常識的「生態」。他更指出常識的「生態」是帶有人類中心主義,因為它預設了「人」與「自然」的區分,因此他宣揚一種沒有「自然」的生態學。由此我們能夠把生態意識與平的本體論連結起來。 […]
評論[虛詞]視點以外,用心探索「真實」的存在
轉載至虛詞(原文連結) 文:黃思朗 繼早前的「跳格黑盒」《言說之外》,透過聲音讓觀眾感受沉澱的過程,香港話劇團帶來另一套富實驗性的「多感觀」劇場《視外之景》,與觀眾以視覺感官進行另一場探索之旅。 深入觀眾潛意識的實驗領航 從這套劇的英文名稱Project Seeing,大概已可窺探創作團隊的用意。「看」是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但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的日常生活模式早已被顛覆,智能手機與社交媒體先行,從起床睜開雙眼的那一瞬間開始,我們就得接收來自四方八面的資訊。只是,憑肉眼看到的畫面,與殘留在大腦的記憶印象,隨著時間變得愈來愈久遠,兩者之間往往會出現落差。
報導[立場]不一樣創作過程,發掘表象下的《視外之景》
轉載至立場(原文連結) 文:陳瑋鑫 讀著「跳格黑盒」第二齣作品《視外之景》的演出資料,工作人員列表中沒有導演/編劇/舞台設計等崗位名稱,取以代之的是實驗領航員/話語/空間.視覺/立體.光影…… 從這微小的顛覆手段,或許已能看出《視》的創作團隊銳意突破傳統的戲劇製作模式,嘗試打破創作過程中的階級與界限,踏上一趟全新的劇場大冒險,最終為觀眾呈獻不一樣的觀演體驗。
報導[虛詞]香港話劇團 《言說之外》的沉澱與《視外之景》的探索
轉載至虛詞(原文連結) 文:姚嘉敏 自疫情爆發以來,演藝界不少活動都被剎停,對於業界而言,2020年就像是消失了的一年。不過,隨著疫情緩和,演藝活動也像雨後春筍般,令人目不睱給。 繼《原則》後,香港話劇團今次為大家帶來風格迥異的兩套作品——《言說之外》與《視外之景》。兩套劇都以嶄新且富實驗性的表演方式帶給觀眾一個「多感觀」的劇場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