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桑德拉/表象終結之世界》大公報|小息創作室探討難民故事

原文:http://news.takungpao.com.hk/paper/q/2018/0116/3534482.html

【大公報訊】記者劉毅報道:生而為人,究竟如何跨越自身“邊境”,感知他人痛苦?小息跨媒介創作室于本月二十六日至三十一日晚上八點,在牛棚12號單位以“遊走式”劇場為空間上演《卡桑德拉/表象終結之世界》,以德國文本為基礎,突破傳統舞台侷限,講述非洲難民逃難到歐洲的故事,引發觀眾重新審視這些流離失所人的遭遇。

觀眾須配合節目走動

“這並不僅僅是一則難民故事。”概念及導演陳冠而接受記者採訪時道。作為其“邊境系列”之三,《卡桑德拉/表象終結之世界》改編自德國劇作家Kevin Rittberger的作品,內容雖為非洲難民湧入歐洲,實則叩問每個人內心——面對他人痛苦,我們以何種態度自處?冷漠待之抑或是施以援手?然而多數人從旁觀者角度出發,有自身侷限性,而這種侷限正是“邊境”所指。

難民話題好似離香港很遙遠,但其實本地亦有不少難民。“劇中那些冒死進入歐洲的非洲難民,其面對的痛苦,譬如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因生活重壓而產生的迷茫,流離他鄉的孤獨感,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體會。”陳冠而坦言,與其説展現給觀者一個解決問題的答案,倒不如説是一次劇場“旅程”,徜徉其中,觀點自尋。

因此,是次演出不設置固定觀眾席,亦與一般黑盒劇場不同,沒有嚴格幕數區分,而是從牛棚藝術村入口開始,其中有兩段劇場內容是在露天演出,觀眾須配合節目而走動,成為劇場一部分,主辦方還將以投影儀等聲像裝置,利用牛棚12號單位的鐵絲網,營造出好似“國境線”的“邊境”場景,最後一段劇場內容則迴歸室內。台灣燈光設計師劉柏欣特意從台北趕至香港擔綱今次的燈光設計,在她看來,舞台燈光會依據牛棚12號單位本身的建築結構進行設計:“户外的矮牆及窗户都十分呼應劇本主題,不用刻意為之,有很多劇場本身的條件可用於燈光設計。”

引導人心思考問題

劇場內容也有起承轉合的銜接,起始以一則預言為引,拋出問題,如何看待一定會發生悲劇的崩壞處境?第二個露天劇場空間則是非洲難民排除艱難萬險抵達歐洲的經歷,過程中演員並非固定飾演某角色,而是在不同角色,甚至在旁白或無身份的觀眾之間切換,陳冠而説:“舞台上的演員一會是劇中角色,一會是無角色的旁觀者,不是呈現一個完整故事,而是通過劇場拓展更多可能性。”室內戲部分,她又從歐洲人視角,討論難民問題,從中折射事件外的旁觀者與難民之間存在的鴻溝。

陳冠而續稱:“劇名取自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即指身處滿是表象的世界,只要想去跨越自身‘邊境’理解他者痛苦,已屬可貴意志,更遑論進行其他改變。”此外,她亦認同時下流行的一種講法:“雖然劇場不可以改變世界,也不會促使政策的落實,卻有引導人心及思考的作用。”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