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小息邊境緣起,2018迎接邊境之三。由《邊境國》起始,我慢慢地開始整理過去旅行的經歷,那些遇上過的離鄉別井的人,每一位朋友獨特的個性、意志、笑容、故事,一一烙印在我的心上。浮萍本來就可能是生命裡的一期一會,但我無法忘懷傾聽過的所有苦難,書寫也許是我僅僅能為他們做的一點事。
Continue Reading →
All posts by
【不期而遇的邊境系列──《靜默。邊境族》的爬梳】
【不期而遇的邊境系列── 回望《邊境國》】
回溯小息邊境緣起,2018迎接邊境之三。從「亞洲劇力無邊界2012」的短篇《邊境國》開始,小息不經意地展開了「邊境系列」。《邊境國》其實是借取自愛沙尼亞小說《Piiririik》,其台灣中文譯名正是《邊境國》。裡面提出的「邊境狀態」,抓住了我的心。
「邊境是無形的,如果你站在邊境上,你也會變成無形的」,邊境乍聽是一條線,卻更可能是一截不知形狀與深闊的地帶。
Continue Reading →
/七天七夜/ 報導 [立場] 行街觀演二合一 《七天七夜》的魔幻日常
行街觀演二合一 《七天七夜》的魔幻日常|立場新聞 28/10/2015
「人生就像一趟旅程」可說是陳腔濫調的比喻;而又常言道「人生如戲」,兩句子串連,看成「戲劇就似旅程」又可以不可? Continue Reading →
報導 [端傳媒] 地境劇場:你這樣看過自己的城市嗎
地境劇場:你這樣看過自己的城市嗎|端傳媒 3/11/2015 |文:王菡
在傳統劇場,空间、地点是佈景;在「地境劇場」(landscape theatrics),空間、地點是主角。演員不是踏上舞台,而是與這些「地方」產生聯繫,加深了解。我們觀看空間、對話城市。 Continue Reading →
《靜默。邊境族》星島副刊:邊境族 尋創作立體性
邊境族 尋創作立體性|
星島日報副刊 14/5/2014|文:洪嘉
我城崇尚單調與平面,抗拒多元與立體。於是主流只有一個模樣、一把聲音、一個立場。《靜默.邊境族》虛構了一個邊境的存在,在最單薄的邊界線上,記者、軍人、孖生姊妹等角色,勾勒出一個立體的面貌。或許,這是創作於我城最艱難的狀態。
由小息跨媒介創作室製作的《靜默.邊境族》的排練正進行得如火如荼。排練室裏,導演陳冠而為演員提供了角色的背景,然後由演員自行揣摩,建構有關角色不同階段的狀態。她與演員的溝通與對話,常常便靠著這樣的練習,提煉更成熟與完整的人物。 Continue Reading →
《靜默。邊境族》藝頻:聆聽流亡者之歌
藝術推廣新聞頻道 2014/6/1
文:吳天悅
一些邊境地區,如以巴、新疆等地常常發生駭人的流血衝突,我們在媒體上所看到的報道就是全部嗎?導演陳冠而曾親身認識到西藏難民、庫爾德流亡者及維吾爾人,從各方傾聽逃亡者的流浪悲歌,誘發她創作一個容納多元聲音,混雜聲像裝置、音樂、舞蹈的身體劇場——《靜默。邊境族》。 Continue Reading →
《靜默。邊境族》經濟日報:天地無容 邊境族的故事
經濟日報副刊 2014/6/9
文:李秀嫻
邊界,是想像的存在,既真實,又虛幻。世界上多少邊境族在邊界內外徘徊,找不著去路,又回不了鄉,天大地大,成了孤魂。身體劇場《靜默.邊境族》,訴說著那些一直存在,卻被消音的流徙族群故事。
三年前,著名愛沙尼亞小說《邊境國》(Piiririik) 被翻譯成中文,作者托努.歐內伯魯 (Tonu Onnepalu) 藉一個投奔法國的東歐翻譯家故事,反照出愛沙尼亞獨立、邊境開放後,國民面對身份認同的問題。 Continue Reading →
《靜默邊境》|邊境系列
《靜默。邊境族》Present Absentee 與《靜默邊境》Absent Presentee
刻意倒裝的英文劇名,透視了兩部曲的不同靈魂:
戰火下被噤聲掙扎存活著的族群 – Present Absentee;
關於美好日常下從缺於自己生命的個體 – Absent Presentee
小息跨媒介創作室的「邊境系列」始於2012年「亞洲劇力無邊界」中發表的短篇作品《邊境國》,以愛沙尼亞小說《邊境國》為創作跳板,以舞蹈形體大幅度介入文本,在邊界、國家權力、種族及文化身份的議題上持續鑽探。 Continue Reading →
《靜默邊境》|媒體報導 1
多媒體:幫劇場說故事 —《靜默邊境》×《小津風景》|
藝術推廣新聞頻道 9/1/2015 及三角誌 ISSUE45 (2015年1-2月)|
文:薯皮|圖片提供:楊振業、陳冠而
現今的劇場創作,創作者加入愈來愈多的多媒體元素,除了令觀眾更投入節目之中,有助創作者將故事說得更動聽,亦可豐富主題。今次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將會帶來「多媒體新動力」系列,邀請小息跨媒介創作室演出《靜默邊境》及楊振業執導映畫劇場《小津風景》,嘗試將多媒體與劇場結合,擴闊我們對舞台及故事的想像。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