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osts tagged 報導Media

《靜默。邊境族》藝頻:聆聽流亡者之歌

藝術推廣新聞頻道 2014/6/1

文:吳天悅

一些邊境地區,如以巴、新疆等地常常發生駭人的流血衝突,我們在媒體上所看到的報道就是全部嗎?導演陳冠而曾親身認識到西藏難民、庫爾德流亡者及維吾爾人,從各方傾聽逃亡者的流浪悲歌,誘發她創作一個容納多元聲音,混雜聲像裝置、音樂、舞蹈的身體劇場——《靜默。邊境族》。 Continue Reading →

《靜默。邊境族》經濟日報:天地無容 邊境族的故事

經濟日報副刊 2014/6/9

文:李秀嫻

邊界,是想像的存在,既真實,又虛幻。世界上多少邊境族在邊界內外徘徊,找不著去路,又回不了鄉,天大地大,成了孤魂。身體劇場《靜默.邊境族》,訴說著那些一直存在,卻被消音的流徙族群故事。

三年前,著名愛沙尼亞小說《邊境國》(Piiririik) 被翻譯成中文,作者托努.歐內伯魯 (Tonu Onnepalu) 藉一個投奔法國的東歐翻譯家故事,反照出愛沙尼亞獨立、邊境開放後,國民面對身份認同的問題。 Continue Reading →

《靜默邊境》|媒體報導 2

陳冠而談新作《靜默邊境》|藝頻 1/2015

AMCNN_video

請按此觀看訪問

《靜默邊境》|媒體報導 1

多媒體:幫劇場說故事 —《靜默邊境》×《小津風景》|
藝術推廣新聞頻道 9/1/2015 及三角誌 ISSUE45 (2015年1-2月)|
文:薯皮|圖片提供:楊振業、陳冠而

DeltaZhi_2015JanFebDeltaZhi_2015JanFeb_b

現今的劇場創作,創作者加入愈來愈多的多媒體元素,除了令觀眾更投入節目之中,有助創作者將故事說得更動聽,亦可豐富主題。今次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將會帶來「多媒體新動力」系列,邀請小息跨媒介創作室演出《靜默邊境》及楊振業執導映畫劇場《小津風景》,嘗試將多媒體與劇場結合,擴闊我們對舞台及故事的想像。 Continue Reading →

《靜默。邊境族》|媒體報導 2

聆聽流亡者之歌藝術推廣新聞頻道 1/6/2014|文:吳天悅

一些邊境地區,如以巴、新疆等地常常發生駭人的流血衝突,我們在媒體上所看到的報道就是全部嗎?導演陳冠而曾親身認識到西藏難民、庫爾德流亡者及維吾爾人,從各方傾聽逃亡者的流浪悲歌,誘發她創作一個容納多元聲音,混雜聲像裝置、音樂、舞蹈的身體劇場——《靜默。邊境族》。

這麼近,那麼遠的「邊境族」

《靜默。邊境族》其實是《邊境國》的延續,導演及文本創作陳冠而謂,當初是以一本同名的愛沙尼亞小說為靈感,探討「邊境」這個意象:「例如是身份上不清晰或是一種生存狀態,你不是很容易去劃分,一些不能劃分的東西其實有有趣的地方。」上次所講的是文化身份和國族身份,那時候她用一個比較虛的手法去講,作品比較短篇輕巧,相對有種魔幻感覺。而今次《靜默。邊境族》的切入點為戰爭,以邊境衝突這些問題來探討暴力、權力與自由,雖然不是正面講香港,但仍涉及對本土問題的凝思。

陳憶述一次去土耳其東部的旅行經歷,那是一個比較多民族混雜的地方,她寄居於一個由土耳其和庫爾德人組織的可愛家庭,並了解到兩個種族待遇的差異,庫爾德人是以二等公民的身份去生存的,會受到壓迫,例如禁止他們說自己的方言。世界上有很多這樣受壓迫的人,如維吾爾人、新疆族衝突,巴勒斯坦等,強權會因為一些自身利益而去迫害一些小數族群,陳舉例說:「中國為了國家的興旺或政治性的戰略一定要新疆很繁榮安定,所以就迫害維吾爾人。實際層面對於流亡者或受迫害的人,他們每天都在面對一些很血肉的暴力,可能會被人捉去坐監或槍殺,生活在惶恐之中,隨時會被人襲擊。但對於政權來說,這可以是很冷酷的事,只是坐在辦公室用數字去衡量人命,用金錢去衡量,就如捉棋一樣。」

她又發現在媒體上認知的庫爾德人與親身見到有差距,「很少在香港聽庫爾德人,以前通常聽到的是『庫爾德游擊隊』,好像是一些恐怖份子……媒體不夠透明度,當你親身經歷時會是另一件事,我想這是今次創作的一個核心。」她謂除了關注政治壓迫,對媒體所轉播出來的自覺也很重要。

靜聽四面八方的聲音

故事從幾個邊境人物開始,包括守護聲音的老人、終日穿梭邊境的記者、在檢查站當值的年輕軍人等,其實故事不只牽涉三個人,當中還有一些神秘角色。戰爭中可以見到人性很多複雜的面向,軍人一定是壓迫者嗎?其實他們同時在飾演壓迫者或受壓迫的人,導演希望透過跟演員討論,全面剖析各個人物的心理狀態。

很多時我們都習慣聆聽和接收一種聲音,微弱的聲音是否常被忽略?「靜默」在劇中除了意指被禁絕的聲音,同時標誌著聲音元素在劇中的重要性:「我覺得聲音和身體都是不能講大話,它們多一點質感,超越語言,語言可以幫助我們處理很多東西一些理性上、概念上的東西,但有些東西則不能處理。」因此今次另一主打就是以聲像裝置形式切入議題,多媒體創作人成博民以媒體語言重新思考媒體上轉播的「戰爭」,聲音創作人梁寶榮則會以現場音樂奏出多元聲音。

多頻道身體劇場

甚麼是「身體劇場」?陳笑說顧名思義就是一堆「身體」在劇場空間裡,「我們排練的時候會用形體、舞蹈、文字,用討論、即興放入去,沒有甚麼界限。可以說不是一個單頻道的劇場。」作品先有文字再發展形體舞蹈,陳邀請了李思颺來編舞,「今次有趣的地方就是可以跟一個有對白的劇合作,包含文字和動作,至少有兩個層面帶給觀眾。」李思颺以往的編舞風格都是以自己身體上的能力探索比較多,今次又演又跳,對她來說都是一大挑戰,「之前都發現自己跳舞在技巧層面做得太多的時候,變得有點『不人類』,人平時做的動作看似很無聊,但是在情感和張力上的表達都很重要,所以今次要發挖多一點貼近人類日常生活的動作,但又不是完全放棄技巧。」李說她沒有打算編一些高難度動作給演員,反而透過跟他們互動去發挖一些身體語言的質感,「我自己身為一個舞蹈員,跟他們的分別是我的情感是比較封閉的,沒那麼容易在幾句對白裡拋出情感,而情感和身體的狀態是互相連結的,所以在這方面的表達上他們可以給我一些東西。」

為了讓創作更自由,他們沒有考慮在正規劇場演出,反而選擇在牛棚落腳,「在一個劇場空間裡,我覺得它給予我的感覺太乾淨,好像有點離地,亦好像會容易習慣了一個很安逸的位置,所以想試一個怪一點的空間。我也喜歡牛棚的質感,因為它是一個比較舊的空間,它有歷史。」他們會在場地原有的空間上發展,身體和裝置都盡量跟空間對話,觀眾則隨著演員的步伐而游走。

雖然今次的主題偏向沉重,但陳希望做到的不是煽情,而是思考:「如果我們很想轉變的話,應該由自己開始,這是我相信的。」

《靜默。邊境族》|媒體報導 1

邊境族 尋創作立體性
星島日報副刊 14/5/2014|文:洪嘉

20140515-singtao

我城崇尚單調與平面,抗拒多元與立體。於是主流只有一個模樣、一把聲音、一個立場。《靜默.邊境族》虛構了一個邊境的存在,在最單薄的邊界線上,記者、軍人、孖生姊妹等角色,勾勒出一個立體的面貌。或許,這是創作於我城最艱難的狀態。

由小息跨媒介創作室製作的《靜默.邊境族》的排練正進行得如火如荼。排練室裏,導演陳冠而為演員提供了角色的背景,然後由演員自行揣摩,建構有關角色不同階段的狀態。她與演員的溝通與對話,常常便靠著這樣的練習,提煉更成熟與完整的人物。

《靜默.邊境族》的創作,源自她的旅行經驗。六、七年前在土耳其東部,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住進了一個庫爾德族人的家裏,忽爾發現,在香港媒體裏常常以恐怖分子姿態出現的庫爾德族人,在揭開游擊隊的標籤後,也是一個普通人。自此,她嘗試到訪不同的地方,為那些被媒體平面化的人與地方建立關係,了解他們的日常,還原一個身為人的立體性。這次的創作,便建基於這種立體的建構。

劇本尚未最後敲定,已經成形的角色有僧侶、軍人、記者、邊境族人、孖生姊妹等。「演出一開始會是細碎的人物,慢慢織成一個龐大的網。」陳冠而希望通過人物的處境,藉著故事的推演,織出複雜而多元的關係網絡。

我們不會有一個主流的故事──主流往往便變成了單一。」這是她希望打破的。於是記者與軍人、記者與僧侶等之間各有關係存在,劇場從一開始細碎且分散的人物,在互相牽引與建立關係後,攏聚,並成為一個複雜的網絡。

靜默回應消音

作品的宣傳叫人不能不留意的,是流亡的邊境族。「在香港似乎邊境已經在逐漸消失中,我們容不下一個模糊的狀態。」我城漸趨單調,每一個人都愈發不能保持多面向,我們只能選擇一個立場、一把聲音。「這次我們用『靜默』為題,也是在回應這個社會愈來愈多消音的動作。」陳冠而不是激進的社運分子,但關心社會上的每一把聲音,留意議題的發展,對於「消音」——不論是來自政府還是民間——感觸特深。

她以邊境族回應已日漸失去我們邊境的香港,以靜默回應消音,以立體的人物與關係,回應漸趨單一與平面化的香港人,我得說,那是個沉重的話題。

或許我們不喜歡政治——這已是我城最保守,同時也是最偏激的姿態。「但人物在不同的處境下,像孖生姊妹,當她們成為受害者時,她們如何自處?如果這種受害的狀態不停擴大,很可能她們便會變成加害者。」同樣地,冷漠的旁觀者,也可以成為加害者,這便是這個世界的現況。

《靜默.邊境族》是一個拒絕平面與標籤,還原人物立體性的嘗試。「庫爾德族人給我很大的震撼,令我更加想去旅行,與不同的人生活。」對陳冠而來說,旅行並不是拍照,一張平面的照片,只是一個單薄的標籤,只有人才是真實的存在。

她以創作回應現實社會,政治、權力——雖然我們不太願意把事情泛政治化,然而在一個泛政治化的社會中,這成為了一個必然的解讀——與人民的狀態,在沒有模糊與不確定的可能性下,嘗試回歸至人本的問題,詢問甚麼才是真實,人在不同的處境下,可以有怎樣的抉擇。

陳冠而讀創意媒體出身,創作亦不限於劇場。這次的《靜默.邊境族》,最先誕生的劇本,並不一定是觀眾在台上看見的模樣。「劇本是一個起點,演員在這個起點出發,通過日常的練習,我們再將人物加以豐富、延伸,才會變成最後的作品。」

取代傳統劇場

目前的劇本中,部分是詩,部分是故事,陳冠而以文字創作取代傳統劇場的劇本,文字成為人物的發端,是作品的第一個層次;演員以練習豐富人物角色,她擢取當中的火花加以演化,為作品添上第二個層次。

這次作品既稱為「身體劇場」,我們可以想像那是一個與肢體動作與身體的情緒相關。在排練室中,演員利用陳冠而所提供的人物背景,想像、建構角色不同階段的處境,以身體重現人物的矛盾與驚慄。

但這同時亦是一次「聲像裝置」的演出。演出的現場同時亦是一個裝置展覽,於是為作品加添了更豐富的層次。演出並不設觀眾席,在展覽的現場,主辦單位劃出數個不同的觀眾區,觀眾可在觀眾區內任意選擇自己的位置。有趣的地方便在這裏:由於這是一個展覽場地,於是位於不同觀眾區的觀眾,因為裝置的位置與角度,與演員之間的互動,所看見的,或許是截然不同的世界。

這是個大膽的創作,那些繁複的層次與複雜的關係,建構出創作的多元可能性。或許,這種立體性,亦是我們的生活所欠缺。

《旋轉,三途川》訪問﹣U-Magazine

《旋轉,三途川》預覽文章:Fringe Benefits(Winnie Chau)


The inaugural Sidekick Theatre Festival 2009 is the talk of the town among fringe theater enthusiasts. Winnie Chau talks to five groups of theater devotees whose works will feature in the event.

With all the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s that arrive in Hong Kong each year, it can be easy to forget that our city has its very own flourishing theater scene. In celebration of our local acting community, On & On Theatre Workshop has produced a big-scale homegrown theater event: Sidekick Theatre Festival 2009, where local small theater collectives present their scripts to a judging panel, which picks five outstanding submissions to be performed live onstage. Co-organized by the 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Council and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rt Critics (Hong Kong), the festival aims to nurture young talents and provide guidance and resources to young theater enthusiasts who work as freelance performers.

But rather than the traditional director-led productions, the festival encourages applicants to work in groups of three to take charge of various roles, from sound and visuals to lighting and of course, acting. By the submission deadline in December last year, On & On had received over 50 proposals from theater enthusiasts of varying backgrounds. Here are the five productions that were eventually selected for performance at the Cattle Depot Artist Village for their strong experimental quality and compelling messages.


Tides in Limbo
“Tides in Limbo” is based on director-playwright Fee Chan’s travel journal during a solo trip to Turkey. It follows the story of a young girl, a traveler and a sound researcher, as they embark upon a physically and psychologically challenging journey across a strange terrain. To turn the script into a reality, Chan joined hands with sound artist Edwin Lo and dancer-actor Kwok Ka-yuen, whose job is to instruct the physical movements onstage. Together, the three explore the interaction of sound, movement and text. “We wanted to question whether language is an efficient means to express oneself,” says Chan. To do this, the team disconnected the actors’ dialogue and their movements to explore whether it’s body language or words that we really use to communicate.
Continue Reading →

《旋轉,三途川》訪問﹣明報 Ming Pao

《旋轉,三途川》宣傳圖像

plant.ffa.vutbr.cz/~hos/dm0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