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osts in 媒體報導/Media Coverage

報導 [虛詞] 訪《未來表演實驗室》:高等科技低端人口,日没前的藝術預言

by 蘇麗真 | 2021-10-29

轉載自:https://p-articles.com/heteroglossia/2556.html

前身為空置校舍的大埔藝術中心,操場上有一隻不動的「牛」。乘電梯上四樓找尋「403 室」,門口張貼了一些甚具地區色彩的海報,也懸掛了一些貌似雪山可見的七彩布旗,上寫有若干詩化文字。隨策展團隊的帶領,《虛詞》記者來到一個看得見夕陽的《未來表演實驗室》,訪問四位核心創作人,大談下月初假牛棚藝術村 12 號單位「實驗中期展演」前,發生在「403 室」的一些預言故事。

【聲音導航,短暫停留】陳冠而

恤著一頭俐落婉約短髮的陳冠而(Fee),這天推著嬰兒車來到 403 室。403 室有不少網上專頁,比如「小息跨媒介創作室」,以及推廣舞蹈教育、身體探索的「小息.蹈場」等。蹈,是身體隨意識流動繁衍出的蹈緒,是創作人辛勤耕種結出的稻絮。

Fee 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CM),專注於當代表演及經驗塑造,卻不囿於一種既定的劇場表現手法,挑戰導演、策劃、跨媒介創作等多項形式。今次一眾「實驗室研究員」就搬出一本謎之《OOO書》(下文將有更多解說),她試從植物或細菌的角度看世界,想像另一種時間與距離感,眺望人類消失的未來。

開宗明義,Fee 讀的是《Dark Ecology》,關注的是環境保護、氣候暖化、能源危機等等,跟不少患有「鄰避症候群」(Not in My Backyard)心態的香港人看似不太相關的議題。她談到環境中心主義(Ecocentrism),以及人類中心主義(Anthropocentrism)的論爭。事實上,全球暖化作為一種批評人類過度發展的本身,很可能也是基於人類以自身利益,害怕會面臨種族滅絕,或是人類作為宇宙中心作為理論基礎所得出的結論。

Fee 在文案直言:「人類在這個宇宙的蒼茫歷史中,充其量是短暫停留。」而且,萬物也可能有所謂的「靈」:感知、痛覺等等,正如貓狗能夠馴化,鸚鵡可以學舌,「有沒有可能代入其他事物的位置去思考?例如植物、細菌?」無疑,用人類五感較難認知的生物單位,比動物往往更難想像、比擬、代入。

結果,她在電子遊戲《Everything》中找到答案,在哲學家阿倫.沃茨(Alan Watts)的旁白之下,玩家在股掌之間蛻變為粒子、細胞、菇菌、花草、塵土、禽獸、星體、黑洞等等。她提到環保酵素,是一種發酵、腐化、再生的過程。疫情未止,消毒作為一種注重個人衛生的表徵,已成為當代新範式。儘管人類一直與細菌並存、共生,只是眼不見為淨。我們無法完全消滅細菌,因為興許在某種科學未能或無法察驗的維度裡,我們不過是一些細菌,一顆微塵。

【破浪音牆,未來報告】羅潤庭

羅潤庭 (Edwin)是另一名城大「CM人」,他身穿英國搖滾樂隊 Joy Division 1979 年《Unknown Pleasure》專輯的黑色 T 恤達陣。二維平面上相交的不平行線是列陣的後龐克聲波,峰位令它看起來像是一幅流動的心電圖,以科技驗證生命的存在;又看似是層層堆疊的一座山脈,組成一連串似破未破的音牆。

Edwin 是多媒體藝術家,亦是哲學迷、科幻研究者。他以聲音作藝術實踐重點,涉足錄像、圖像、裝置和遊戲,曾到東京藝術空間(TOKAS)擔任在地研究員,與其他涉獵不同媒介的多國藝術匠人共居、共學。

在討論綵排期間,他在地上躺平,後來倚著等身大沙包陷入思海。合照時獨他皺下眉頭若有所思,一副「羅丹的沉思者」模樣。正如他在訪問中再三反芻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的《人類三部曲》,書中勾勒出作者對過去、現在、未來的想像。讀在瘟疫蔓延時,Edwin 一語道破:「人最大的阻礙,就是好難再想像未來。」

他預言 11月初的表演,將會以其擅長的音律,混和其他「研究員」對意大利未來主義哲學家、行動者貝拉迪(Franco Berardi)的《After the Future》,以及英國左翼加速主義哲學家、音樂人、行動者費雪(Mark Fisher),亦即「K-Punk」的《Ghosts of My Life》,指出人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搞清楚「甚麼是科技」。他說:「如果片面地單從目的論、工具論出發去分析,是不足以理清人類與世界之間的關係。」

因此,在一小時除以四的演出中,他的 25 分鐘,將會是一場「未來報告」:「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出發,思考現今種種未來的論述,從而重新思考想像多元未來的可能性。在這種多元性被當下科技的單進程所蓋過之時,這個問題尤其迫切。」

【廢棄社會,解體再造】曲淵澈

曲淵澈(VV),降生於杭州,同是「CM人」,在城大取得藝術碩士(創意媒體)學位,在 2016 至 2020 年創作《機密錄》系列展,以多媒體帶領觀眾從實驗場地回望九龍城寨,繼而走上街道,察驗反烏托邦社會中的個體抗爭,以及極權政府的集體共性。VV 現跟親友居於大埔,閑時踏單車到白石角,到三門仔踏浪,又到沙頭角探索邊城——這位「真.大埔街坊」比起同場不少「流動人口」﹐更加熟路。

炫麗短髮、煙熏眼妝、深藍指甲的 VV,知其名未聞其聲,眉宇之間已見先鋒前衛;聞其聲看其畫,意知她的表達手法涵蓋聲音、視覺、劇場、電腦動畫、繪畫等等,一如她在文案所言:「注重跨媒介的敘事性」。

排練期間,VV 向各藝術伙伴介紹社會學家包曼(Zygmunt Bauman)所著的《廢棄社會》,書介直言︰「時代的難民,低端的悲吟」。又如她讀小說家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的《看不見的城市》,記下幾筆:「李奧尼亞人(Leonians)每天享受天堂般的新奇生活,卻同時被無法毀滅的由廢棄物堆砌的堡壘環繞。」

「被經濟進步廢棄的物,被社會秩序建構遺棄的人,甚麼樣的堆填區,才可以掩蓋現代性的惡性反噬?」VV 用一本畫簿,疊加上一層又一層的牛油紙,以點、線、面、色、字,對社科理論進行圖像化分析。她介紹伊朗裔美籍導演米拉格切爾(Samira Goetschel)突破禁拍令,潛入前蘇聯秘密的「封閉行政區域型態」(ZATO),製作紀錄片《40 號城市》,講述史冊上不存在,地圖也看不見的城市,一群活在核污染陰霾下的人民,一段鮮為人知的黑暗歷史。

她繼而解釋一種彷如金字塔般精密的層壓式官僚系統(bureaucracy),在流水式作業和工序之中,無形是分攤了個體的邪惡,彷彿將人類異化成一具沒有感情的齒輪,行刑只須一個按鈕,呈現出一種「平庸的邪惡」(banality of evil)。如果說世間是個無間地獄,她的畫簿有一頁小地獄,在漆黑的交雜線條寥落處,展現出一片傅柯(Foucault)想像的環型監獄(panopticon)。

【童畫躍動,大人小語】余巧兒

余巧兒(Carmen)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當代舞系,是今次實驗展演公開幕集宣言的優勝者,舞者出身,曾與多個藝術單位及世界各地的獨立編舞家合作,近期演出包括《4分33秒》,致敬美國前衛音樂家約翰.凱吉(John Cage)不按牌理出牌的偶然音樂(Aleatoric Music)經典。

展演文案中多次出現的神秘文本《OOO書》,甚有符號學的影子,跟不詳姓名「XXX」有得揮,究竟是何方神聖?Carmen 拿出平板電腦,亮出一本《Objected-Oriented Ontology: A New Theory of Everything》,薄荷綠底色墊起一塊紅色樂高(LEGO)積木。Graham Harman 於 2019 年提出的「物導向本體論」,希望擺脫以人類自我中心的世界觀,指出「人並非萬物的尺度」。

對於某些手不釋卷的知識份子而言,它可能是一本曠世奇書;對於沒有哲學興味的一群而言,它可能是一本「枕頭書」,或是另一場《4 分 33 秒》,容易令人不明所以,昏昏欲睡,甚至割凳離場。

Carmen 曾在連鎖藝文書店打工,被安排到兒童繪本部任職,與大人的當代藝術擦肩而過。正如一部作品被不同人生階段的人研究,過程會產生出不一樣的解讀。已是成人的她翻開吉竹伸介的得獎兒童繪本《這是蘋果嗎?也許是喔!》讀到書衣上的「充滿創意、想像與哲學!日本大轟動!」舞者便在一頁頁斑爛色彩和跳躍意象的海中翻騰,研究不同繪本的顏色、擬人、角度、物件及聲音等,在牛棚藝術村的 12 號單位,用形體拼湊出一個由童話衍生的異世界。

她在展演文案寫道:「小念頭創作,回歸純粹與直覺。」對於一群形體的(physical)觀眾而言,抽象的肢體語言,可能比形而上的(metaphysical)學術理論更加淺白(laymen)。大城市小故事,不論是販夫俗子,老嫗門漢,都應該看得見。

報導[立場]不一樣創作過程,發掘表象下的《視外之景》

轉載至立場(原文連結

文:陳瑋鑫

讀著「跳格黑盒」第二齣作品《視外之景》的演出資料,工作人員列表中沒有導演/編劇/舞台設計等崗位名稱,取以代之的是實驗領航員/話語/空間.視覺/立體.光影…… 從這微小的顛覆手段,或許已能看出《視》的創作團隊銳意突破傳統的戲劇製作模式,嘗試打破創作過程中的階級與界限,踏上一趟全新的劇場大冒險,最終為觀眾呈獻不一樣的觀演體驗。 Continue Reading →

報導[虛詞]香港話劇團 《言說之外》的沉澱與《視外之景》的探索

轉載至虛詞(原文連結

文:姚嘉敏

自疫情爆發以來,演藝界不少活動都被剎停,對於業界而言,2020年就像是消失了的一年。不過,隨著疫情緩和,演藝活動也像雨後春筍般,令人目不睱給。

繼《原則》後,香港話劇團今次為大家帶來風格迥異的兩套作品——《言說之外》與《視外之景》。兩套劇都以嶄新且富實驗性的表演方式帶給觀眾一個「多感觀」的劇場體驗。 Continue Reading →

[晴報]做清醒夢 改變現實

轉載自晴報(原文連結

文:李嘉

「絕望之為虛妄,與希望相同」這種說法近年不絕於耳,正因與現實的無力感相互呼應。如果乏力改變現實,做夢還是否可行?

小息跨媒介創作室以「清醒夢」為題材,給劇場觀眾一次集體發夢的機會。導演陳冠而因一趟尼泊爾之旅,認識到「西藏夢瑜伽」從而引發她對「清醒夢」的興趣。綜合透過現世與意識的思考,嘗試創作一段「清醒夢」之旅。 Continue Reading →

[虛詞]我地球、我話事——專訪《清醒做夢時間》導演陳冠而

轉載自虛詞(原文連結

文:劉平

不是嗎?佛洛伊德就講過,做夢是人類實現願望的形式,是我們的心靈在無意識狀態下試圖解決現衝突的手法。「政治局勢、氣候環境⋯⋯香港以至全世界正在面對不少問題,問題變成困局,因為我們根深蒂固地首先相信,很多事無法改變。例如不少人依然使用塑膠杯,因為覺得只有自己不用也無法拯救地球,一直這樣想的話,就會連action都沒有。」 Continue Reading →

[立場]願我擁有蛇一樣的身體

轉載自立場新聞(原文連結

文:賴閃芳

我坐在家中,正在寫這篇文章。距離我4-5層樓的單位應該在裝修,傳來陣陣輕微但有節奏的鑽牆聲。露台窗戶打開了,傳來由人聲車聲及風聲組成的雜聲,不絕於耳,但並不嘈吵。想比屋外的聲音,筆尖磨擦紙張的聲音離我最近,卻最後才留意得到。對,若我不留神,所有雜音我都「聽」不到。空氣中任何震動均會傳進耳朵,但腦袋就有這個才能,把震動資訊分類及篩選,讓我聽到需要聽到的。若果突然響起火警警報或有誰大叫一聲,我不單只會聽到,它甚至觸動神經要我起來探過究竟。聽覺其實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感官,接收並過濾聲音的資訊,讓我們避過外在的危險。但什麼才是重要的聲音?哪些歸類為噪音?我們在聽到與聽不到之間,有多少聲音不被發現?
Continue Reading →

[星島] 一場睡夢之旅

轉載自星島日報副刊(原文連結

清醒夢,又稱為「清明夢」(Lucid Dream),是指在睡眠狀態中,意識仍舊保持清醒,也就是說,知道自己在做夢時正在做夢。小息跨媒介創作室繼「邊境系列」三部曲後另一嘗試,今次就以「清醒夢」為題,開展「夢與現實」系列的首個創作。

跟以往小息的作品一樣,緣起於主創人陳冠而的個人旅途經歷:一趟尼泊爾之旅,遇上一位研究「西藏夢瑜伽」的美國女孩,加上在南美薩滿親身體驗了「死藤水」,從而引發她對「清醒夢」的探索。不斷思考對「現實」的理解,既有廣義與狹義,從形而上(甚或宗教上)、物理上、心理與精神分析學上的不同闡釋。另一個靈感來源自《清醒做夢指南》一書,有關清醒夢的導引與練習。 Continue Reading →

/我們的海/ 每周盤點 (26/11-2/12/2018):開足馬力

原文刊於立場新聞
原文連結:https://thestandnews.com/art/%E6%AF%8F%E5%91%A8%E7%9B%A4%E9%BB%9E-26-11-2-12-2018-%E9%96%8B%E8%B6%B3%E9%A6%AC%E5%8A%9B/

沒想到這個星期原來看了這麼多,但開動十足引擎,依然未能全覽想看的演出,像黃大徽的觀照系列只能看到《B.O.B.*終極版》和《壹加壹》。兩個演出中間有著某些的聯繫。《B.O.B.*終極版》重溫了當年《B.O.B.*》的一段,找來當年有份參與演出的何靜茹及黎德威擔演,《壹加壹》則黃大徽在《B.O.B.*》之後的嘗試,找來不同的舞林中人一起演出(這次找的是邱加希),透過演出去認識自己及對方。兩者都涉及語言和行動之間的關係,一個個看似簡潔清晰的指令卻可以引出不同的身體詮釋。動作經過大腦思考而產生的移動,與語言構成有趣的關係。
Continue Reading →

/我們的海/ 每周盤點 (12-18/11/2018):上天下海

原文刊於立場新聞
原文連結:https://thestandnews.com/culture/%E6%AF%8F%E5%91%A8%E7%9B%A4%E9%BB%9E-12-18-11-2018-%E4%B8%8A%E5%A4%A9%E4%B8%8B%E6%B5%B7/

文:Daisy Chu

這個星期不好寫,因為看的演出多,而且好些是可以大書特書的。但這裡只能扼要談談。

葛托夫斯基及湯瑪斯‧李察斯研究中心帶了兩個作品參加新視野藝術節。由於工作,沒法全看,只能看到首個演出《作客夜之夢》。演出將文化中心劇場變成客廳,觀眾就如到訪的客人,喝著茶,吃著糕點,聽他們說一個旅人的故事。演出結合戲劇、舞蹈與歌唱,他們說者詩般的台詞,唱的是無字歌,在進出角色之間尤如無縫接合,與觀眾直接的交流不多,但眼神的接觸卻是不少。記得去年李察斯應鄧樹榮邀請來港主持工作坊,去聽了他的講座。這次看演出,印證了他當日講述的訓練及演出方法:演員以身心內的能量去支持演出的力度,演出並非純粹的「演」,而是一種內在探索而來的呈現。十分欣賞演員對身體及演出的掌握,感受台詞中對戰爭、母親與大地的感喟。只是觀眾不一定能進入其狀態,尤其是坐在樓上的觀眾,相距較遠,比較難感受。

陳炳釗執導並整理文本的前進進戲劇工作坊《會客室》,是本周看的第二個演出。據他自述,作品構思緣起來自他在1999年做過的一個小品《Best Wishes》,當時隨機訪問了一百人,問了兩條問題,分別是:「你認為這個世界會變得愈來愈好嗎?」和「你相信你的生活會過得愈來愈好嗎?」,而這次演出開始前,觀眾要為三條問題投票,除了以上兩條(第一條由「認為」也改成了「相信」)外,還有的是「你相信香港會變得愈來愈好嗎?」。

Continue Reading →

/卡桑德拉/ 世人喜歡親睹希望勝過只聞其聲——2018上半年香港戲劇選評

轉載自IATC Artism 2018年10月號
原文連結:http://www.iatc.com.hk/doc/105710?issue_id=105695

文:賴勇衡

個人從來相連於世界;意志與際遇的辯證是歷久不衰的藝術主題。回顧部份於2018年上半年由本地劇團原創及改編的劇作,可見香港戲劇工作者對「個人面對世界」這主題之豐富演繹。在藝術手法上,多重層、多視點之敘事形式,以及影像元素之運用,亦漸漸成為本地戲劇的常見特色。

命運與機遇之歌

一種香港觀眾常見的故事,就是講述個人如何在身處的環境中克服難關並達成目標,這種敘事在香港流行文化領域中十分普遍,以至於成為大眾的主流意識。本地戲劇界則力求突破這種新自由主義的視野局限,不甘只在既定的社會環境中尋求個人的改變,而孜孜探求世局本身的其他可能性。

改變世界之前,先要認識世界;認識世界之前,先要面對自我。「誠實地面對自我的慾望」是林奕華長期探討的課題,各種媒介(從繪畫到互聯網)與人際交流的現象皆反映出「人如何看自己」、「人如何看別人」和「人如何看別人看自己」之核心問題,而這次林導及編劇黃詠詩在《聊齋》中選擇的媒介則是即時通訊軟體及為此而設的人工智能程式。男主角蒲先生寫了一個給寂寞心靈——包括他自己——而設聊天人工智能程式,而這個程式當中的一個化身「胡小姐」則疑幻疑真地與蒲先生在真實世界的愛情對象有所對應。虛擬網絡世界是蒲松齡的鬼魅夢幻世界的當代版本,當世界之虛實難以掌握,似乎自己的慾望才是最真實的。

Continue Reading →